# 健康焦虑与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
## 概念与范围
指因在线检索健康信息而加剧的健康焦虑、灾难化思维与重复查症/就医。与[[信息过载综合征]]、[[误信息暴露焦虑]]、一般性[[焦虑障碍]]交互。
## 流行病学与风险
- 人群:健康焦虑倾向者、完美主义与不确定性不耐受、慢性病与照护者。
- 媒介与平台: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的风险放大与算法推荐;医患论坛与非专业内容扩散。
## 症状与功能影响
- 认知与情绪:灾难化、过度关注身体信号、难以停止检索;焦虑与恐惧升级。
- 行为:重复检索与医生购物、医疗资源过度利用、生活与工作受损。
- 生理:睡眠质量下降、压力与躯体化症状。
## 机制模型
- 不确定性与控制:不确定性不耐受驱动检索-暂时缓解-焦虑反弹循环;信息差与专业度不足。
- 算法与框架效应:排序与标题的风险偏向;负面/极端案例的可得性启发。
- 确认偏误与信念固化:选择性检索与社交回音室;错误信息暴露强化恐病信念。
## 量表与测量
- Cyberchondria Severity Scale(CSS);健康焦虑(HAI/Whiteley Index)。
- 信息行为:检索时长与频次、跳出率与回访率、夜间检索密度;平台信任与认证来源使用率。
- 生理与健康:睡眠(PSQI)、HRV;就医频次与医疗花费。
## 研究前沿与证据
- 纵向与实验:不确定性不耐受与检索-焦虑循环;算法与呈现的风险放大效应;专业引导与纠错提示的缓解作用。
- 真实世界数据:搜索与社交平台日志、就医与保险数据的联合分析;误信息治理事件的影响评估。
## 干预与实践(多层次)
- 个人:检索限时与限制关键词、可信来源白名单、认知行为干预(暴露与反应预防、灾难化重评)、睡眠与压力管理。
- 平台与工具:可信标识与“更好问题”引导、风险提示与纠错卡片、误信息治理与反复核、就医决策支持与分诊。
- 社区与政策:健康素养教育、专业内容生态建设、平台治理与医疗系统协作。
## 方法学与评估
- 设计:A/B与准实验、面板与事件研究、混合方法。
- 指标:CSS/HAI、检索行为与来源质量、就医与费用、睡眠/HRV。
## 参考文献(选)
- Starcevic & Berle(2013–2020):网络疑病症定义与量表研究。
- 健康传播、误信息与数字行为的跨学科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