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
## 概念与范围
指在持续或高频决策序列后,个体出现判断质量下降、冲动选择、回避或拖延等现象。其与“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相关,但更强调决策任务的序列性、复杂性与选择架构对资源与动机的联合作用。
## 流行病学与社会分布
- 高暴露群体:医生、法官、客服、管理者、平台内容审核员、照护者(连续选择与评估)。
- 数字环境:电商与信息平台的选择过载、通知干扰与多任务切换提升疲劳风险。
- 时间因素:午后与长时段工作更易出现质量滑坡与风险偏好变化。
## 症状与功能影响
- 决策层面:默认依赖、回避复杂选项、过度简化、启发式使用增加(如代表性、可得性)。
- 自控与情绪:自控下降、冲动消费、情绪易怒、主观疲惫与挫败感。
- 行为后果:拖延重要决定、偏好短期回报、错误率与后悔(decision regret)上升。
## 机制模型
- 资源-动机过程模型:从“耗竭假说”(Baumeister)到“动机-信念”模型(Inzlicht),强调资源感知与任务意义、奖励期待的交互。
- 机会成本模型(Kurzban):持续控制引发主观成本评估,转向更“便宜”的启发式与默认选择。
- 认知负荷与选择过载(Iyengar & Lepper):选项数量与属性复杂性增加加工负担、降低满意度与选择率。
- 序列效应与生理状态:长时段决策中的时间-休息节点(如餐前/餐后)改变风险偏好与宽严程度(司法、医疗现场)。
- 计算模型:漂移扩散模型(DDM)参数(阈值、漂移率)随疲劳变化;认知控制成本(Kool & Botvinick)。
- 争议与边界:多实验复现显示效应受任务诱因、奖励、期望与规范化程序影响,非单一“葡萄糖耗竭”。
## 量表与测量
- 决策疲劳量表(Decision Fatigue Scale, DFS-like):测自我报告的疲惫、回避与后悔(护理/照护场景常用)。
- 自我控制量表(SCS):特质自控与易感性评估。
- 最大化倾向量表(Maximization Scale):最大化者在复杂选择下更易疲劳与不满意。
- 客观指标:
- 连续任务表现:准确率/反应时滑坡、错误聚集。
- 风险偏好变化:金钱选择或医疗/司法判定中的宽严度漂移。
- 生理与时序:时段、餐后/休息节点、睡眠质量(与[[睡眠剥夺相关症候群]]交叉)、会议密度与通知干扰(与[[信息过载综合征]]交叉)。
## 研究前沿与证据
- 选择架构与默认:默认选项提高质量与合规性;复杂度与属性呈现影响满意度与弃选率。
- 现场研究:司法裁决与医疗订单在序列中出现规律性波动(Danziger 等),但需控制案件难度与时间混杂。
- 复现与规范化:多实验复现(Hagger 等)显示效应大小依情境与激励而变;动机与信念调节重要。
- 数字化场景:平台通知与多任务切换加速疲劳;信息过载与决策疲劳共变(参见[[信息过载综合征]])。
## 干预与实践(多层次)
- 个体层:
- 批处理与分块:将同类决定集中处理,设置高价值决定的“黄金时间”。
- 预承诺与清单化:使用决策清单、标准模板、阈值规则减少临时权衡。
- 休息与营养:计划性微休息;葡萄糖假说存争议,但规律饮食与水分支持主观精力。
- 工具与系统层:
- 默认与限制集设计:合理默认、减少无关选项、分步呈现(progressive disclosure)。
- 推荐与过滤:基于目标的推荐与过滤,降低噪声与比较负担。
- 通知治理:批量通知、静默窗口、避免跨任务打断(与[[信息过载综合征]]相关);关键决策前“安静期”。
- 组织与政策层:
- 排班与节律:关键判定避开疲劳时段,设置强制休息与同侪复核。
- 减少琐碎审批:授权框架与权限边界,减少低价值决定数量。
- 决策质量治理:决策清单与同侪评审、事后回顾与学习、透明度与可解释性提升组织信任(与[[社会信任危机]]相关)。
## 方法学与评估
- 设计:时间序列与事件研究(interrupted time series)、现场-实验混合设计。
- 指标:决策质量(正确率、后悔)、效率(时长、步骤)、主观疲惫(量表)。
- 因果识别:工具变量(排班/案件分配)、自然实验(政策变更)、多水平模型(个体×时段×任务)。
- 复现与开放:预注册、功效分析、跨实验室复现,控制期望与奖励。
- 真实世界评估:平台日志(会话/通知/选择集)、排班与会议数据、绩效与后悔;与[[线上约会倦怠]]与[[工作生活平衡失调]]的跨场景比较。
## 参考文献(选)
- Baumeister, R. F., et al. (1998).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 Iyengar, S. S., &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 Danziger, S., Levav, J., & Avnaim-Pesso, O. (2011). Extraneous factors in judicial decisions.
- Hagger, M. S., et al. (2016). A multilab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of ego-depletion.
- Kool, W., & Botvinick, M. (2018). Cognitive control as a cost-benefit decision.
- Kurzban, R., et al. (2013). An opportunity cost model of subjective effort.
- Inzlicht, M., & Schmeichel, B. J. (2012). What is ego depletion? Toward a mechanistic revision.
- Schwartz, B. (2004). The Paradox of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