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焦虑(Eco-anxiety / Climate Anxiety) ## 概念与范围 指因气候变化与生态退化的现实与预期风险而产生的持续性担忧、悲伤与无力感,并影响生活功能与健康。不同于一般焦虑,其包含道德情感与代际责任感。 ## 流行病学与社会分布 - 高风险群体:青少年与年轻成年人、生态灾害地区居民、环境工作者。 - 媒介与社会:负面新闻与灾害影像的放大、政策不确定性与集体无力感。 ## 症状与功能影响 - 情绪:恐惧、悲伤、愤怒与无力;存在性困扰与代际焦虑。 - 认知与行为:过度关注灾害信息、回避高碳行为或陷入“道德耗竭”;与[[负面新闻暴露综合征]]互促。 - 生理:睡眠问题与压力相关症状。 ## 机制模型 - 威胁评估与不确定性:长期与不可控威胁提高焦虑;不确定性不耐受与灾害暴露史为易感因素。 - 道德情感与身份:生态身份与道德责任感增强情绪负担;集体行动失败引发无力与愤怒。 - 媒介生态:灾害影像与负面比率提高威胁性加工;平台算法强化情绪化内容;与[[负面新闻暴露综合征]]交叉(睡前高唤起与担忧)。 ## 量表与测量 - Climate Anxiety Scale(CAS)与相关本土化量表。 - PANAS/Stress量表协同评估情绪负荷;行为指标如环保行动频率、媒体暴露与睡眠(与[[睡眠剥夺相关症候群]]交叉)。 ## 研究前沿与证据 - 纵向:生态焦虑与抑郁/睡眠问题的关系;行动感与社会支持是保护因子。 - 干预试验:希望/行动框架的风险沟通、社区参与项目与自我同情练习降低焦虑与无力感。 ## 干预与实践(多层次) - 个人:正念与情绪调节、行动替代与“足够主义”、休息与自然接触。 - 社区与组织:环境教育与社区项目、可参与的行动路径、同伴支持与团体正念。 - 政策与传播:透明而可执行的减排计划、进度反馈与共同目标;媒体减少灾害煽情、增加行动与解决方案报道。 - 平台治理:风险信息的行动框架呈现、事实核查与误信息治理、睡前降唤起策略与内容排序优化。 ## 方法学与评估 - 设计:面板与纵向、社区干预试验、传播实验;中介分析(行动感→焦虑)。 - 指标:CAS与情绪量表、行动行为与媒体暴露、睡眠与HRV;跨文化比较与年龄分层。 ## 参考文献(选) - Clayton, S., et al. (2020–2023). Climate anxiety reviews. - 自然与环境心理学、风险沟通与媒介研究的综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