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 ## 理论基础 - 定义:人们错误地认为具体的合取事件(A且B)比其组成的更一般事件(A或B)更可能,违背概率论的合取规则(Tversky & Kahneman, 1983)。 - 认知神经机制概述:代表性驱动的相似性匹配使合取描述更“看起来合理”;ACC在合取与概率规则冲突时参与监测;dlPFC的规则应用不足导致统计违背。 - 理论背景:与代表性启发、基率忽视与叙事连贯偏好密切相关;自然频率呈现能降低谬误。 ## 实证证据 - Linda问题:被试倾向判断“女权主义银行出纳员”比“银行出纳员”更可能(Tversky & Kahneman, 1983)。 - 多领域复制:医学、法律与金融语境中的属性合取与情景合取均显示类似效应。 ## 研究方法 - 常用范式:Linda问题与派生情境、属性合取与释义操纵;比较概率格式与自然频率格式。 - 测量与分析:记录选择与反应时;使用训练与规则提醒测试干预效果;fMRI任务中考察冲突相关网络。 ## 研究结果 - 典型发现:在高代表性与连贯叙事条件下,合取谬误显著;频率格式与基率提示可缓解。 - 边界条件:明确概率规则、呈现维恩图或树图、要求数值评估而非标签判断可降低谬误。 - 跨文化研究:语言结构与教育差异影响合取谬误强度;外推需考虑WEIRD样本的局限(Henrich et al., 2010)。 ## 临床应用 - 评估:医学诊断中避免将多症状合取误判为更可能;强化基率与条件概率训练。 - 干预策略分析: - 自然频率与图示化呈现(树图/维恩图)。 - 规则提醒与计算器辅助。 - 训练统计直觉与概率素养。 ## 参考文献 -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3). Extensional versus intuitive reasoning: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in probability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90(4), 293–31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0.4.293 - Gigerenzer, G., & Hoffrage, U. (1995). How to improve Bayesian reasoning: Frequency format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4), 684–70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102.4.684 - Henrich, J., Heine, S. J., & Norenzayan, A. (2010). 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2–3), 61–83.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999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