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偏差(Authority Bias)
## 理论基础
- 定义:个体倾向于对来自权威或专家的意见给予过度权重,即使证据不足或与独立判断相冲突(Milgram, 1963)。
- 认知神经机制概述:社会层级与从众相关网络(mPFC、TPJ)支持权威线索加工;杏仁核与前岛在高唤起与压力下增强服从倾向;dlPFC/ACC的控制与伦理评估在时间压力或强指令下可能弱化。
- 理论背景:服从研究揭示情境权力对行为的强影响;与从众效应、框架效应共同塑造风险沟通与群体决策。
## 实证证据
- 经典研究:米尔格伦服从实验显示参与者在权威指令下执行伤害性行为的高比例(Milgram, 1963)。
- 变式与调节:距离、责任分散与同伴示范显著影响服从水平;伦理约束与质疑空间可降低盲从。
## 研究方法
- 常用范式:权威线索操纵与指令遵从任务、伦理评估与责任归属测量;在实验室与现场环境中比较。
- 测量与分析:选择与反应时、顺从率与拒绝率;fMRI任务中考察mPFC/TPJ与控制网络活动;多层模型分析个体差异。
## 研究结果
- 典型发现:权威线索显著提升遵从与采纳;在高压力与时间限制下效应增强。
- 边界条件:透明证据、二次审查与责任明确降低偏差;多元权威与专家分歧提醒可提升独立判断。
- 跨文化研究:权力距离与社会规范差异影响权威偏差强度;外推需考虑文化背景(Henrich, Heine, & Norenzayan, 2010)。
## 临床应用
- 评估:在医疗与心理服务中的“权威依赖”识别;确保知情同意与共同决策。
- 干预策略分析:
- 结构化伦理检查清单与反思提示。
- 引入第二意见与跨学科会诊。
- 透明化证据与不确定性报告。
## 参考文献
- Milgram, S. (1963).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4), 371–378. https://doi.org/10.1037/h0040525
- Henrich, J., Heine, S. J., & Norenzayan, A. (2010). 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2–3), 61–83.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999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