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
## 理论基础
- 定义:人们在规划任务所需时间与资源时系统性低估,忽视潜在障碍与历史数据,导致过于乐观的预测(Buehler, Griffin, & Ross, 1994)。
- 认知神经机制概述:奖励与动机系统(vmPFC、纹状体)偏好成功情景模拟;前额叶的外部视角与记忆检索不足使得负面情境与历史基率整合不充分;ACC参与冲突与不确定性监测但常被乐观叙事覆盖。
- 理论背景:内视角(inside view)偏好具体计划与成功脚本;外视角(outside view)强调统计基率与参考类比(Kahneman & Lovallo, 1993)。
## 实证证据
- 行为证据:在论文写作与项目完成预测中普遍低估时间;即使此前多次延误,预测依然乐观(Buehler et al., 1994)。
- 项目管理:大型工程与IT项目常见成本与进度超支,外视角与基率数据库可改善预测。
## 研究方法
- 常用范式:时间估计与实际完成比较、情景模拟操纵、外视角提示与历史数据呈现。
- 测量与分析:相对与绝对误差、过度乐观度;分层模型与参考类比校准;在fMRI任务中对情景模拟与控制网络进行比较。
## 研究结果
- 典型发现:个体与团队对自有任务的预测更乐观;外视角提示与基率呈现显著改善。
- 边界条件:明确风险登记、阶段门与缓冲区设置、独立估计与参考类比可降低谬误。
- 跨文化研究:管理规范与风险文化影响规划偏差强度;外推需考虑样本文化差异(Henrich et al., 2010)。
## 临床应用
- 评估:治疗计划与目标设置中的时间/资源低估;调整期望与依从性管理。
- 干预策略分析:
- 外视角与参考类比训练,建立基率库。
- 将大型目标拆分为里程碑并设置缓冲。
- 设定独立二次估计与事前检视(premortem)。
## 参考文献
- Buehler, R., Griffin, D., & Ross, M. (1994). Exploring the planning falla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366–38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7.3.366
- Kahneman, D., & Lovallo, D. (1993). Timid choices and bold forecasts. Management Science, 39(1), 17–31. https://doi.org/10.1287/mnsc.39.1.17
- Henrich, J., Heine, S. J., & Norenzayan, A. (2010). 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2–3), 61–83.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999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