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象之都]] (The Capital of Myriad Phenomena) ## 1. 概述 **[[万象之都]]**(The Capital of Myriad Phenomena),在[[天龙山]]幻想宗教体系中,是一座位于“中际”时空的理想[[城邦]]。它建立在[[晋阳]]古城的灵性倒影之上,旨在成为全人类信仰的终极归宿。这座城市的设计蓝图试图将东方的风水学与西方的神圣几何学结合,创造一个能容纳所有神祇的物理空间。然而,随着[[会昌法难]]的降临,它在一夜之间崩塌,沦为现在的**万象灵墟**。 ![唐长安城平面图 (Map of Chang'an)](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Special:FilePath/Tang_Chang%27an_Map.jpg) *唐代长安城平面复原图。其严整的里坊制和中轴对称布局,是“万象之都”城市规划的历史蓝本,象征着地上的宇宙秩序。* ## 2. 历史调研 ### 2.1 历史原型:[[盛唐]]长安与洛阳 [[万象之都]]的构建深受[[唐代]]两京(长安、洛阳)的影响。 * **坊市制**:城市布局参考了长安的里坊制,严格划分了居住区与宗教区(Holy Districts)。 * **国际化**:如同[[盛唐]]长安容纳了[[粟特波斯|波斯]]、[[粟特波斯|粟特]]、天竺等各国侨民,[[万象之都]]也划分为不同的信仰社区(Quarter),如“[[拜火教|拜火]]区”、“[[景教]]坊”等。 ### 2.2 兴衰时间线 * **初建(7世纪末)**:对应[[武则天]]时期,受“万象神宫”启发,开始在灵界构建地基。 * **鼎盛(8世纪中)**:对应开元盛世,万国来朝,城市规模达到顶峰,各教派建筑竞相争辉。 * **浩劫([[845年]])**:对应[[会昌毁佛]]。皇权试图收回灵性解释权,护城大阵“[[万法归一,诸道殊途同归|万法归一]]”逆转,导致城市解体。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曼陀罗布局(Mandala Layout) 不同于传统中国城市的方正格局,[[万象之都]]呈现出**[[曼荼罗|曼陀罗]]**(Mandala)式的同心圆结构: * **外环(俗世圈)**:普通信徒居住区,现已化为类似“波斯王子”风格的贫民窟废墟。 * **中环(圣域圈)**:分布着各教派的寺院、道观与教堂。 * *东方*:佛寺塔林 * *西方*:[[景教]]修道院 * *南方*:儒家学宫 * *北方*:[[萨满]][[通用祭坛|祭坛]] * **核心(太极点)**:**[[万神殿]]**所在地,城市的能量心脏。 ### 3.2 标志性遗址 * **通天浮桥**:连接各浮空岛屿的桥梁,现已断裂,形成高空平台跳跃关卡。 * **叹息之墙**:分隔圣俗两界的巨大回音壁,据说记录了毁灭时的亿万声叹息。 ## 4. 技法细节:灵性建筑学 [[万象之都]]的建筑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意念固化”**技术: 1. **观想**:高僧或祭司通过冥想构建建筑的“以太蓝图”。 2. **献祭**:通过信徒的香火愿力填充蓝图。 3. **显化**:建筑从虚空中显形。 * **弱点**:一旦信仰断绝,建筑就会像沙堡一样风化。这也是万象灵墟遍地流沙(Concept Dust)的原因。 ## 5. 图像学分析 ### 5.1 风格杂糅(Eclecticism) [[万象之都]]的视觉风格是**丝绸之路**的浓缩: * **罗马穹顶 + [[斗拱]]飞檐**:常见于中环区域的混合建筑。 * **希腊立柱 + [[龙纹]]浮雕**:支撑回廊的柱子往往结合了科林斯柱式与中国盘龙柱的特点。 ## 6. 幻想元素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和七大地域 ### 6.1 七大地域的交汇点 [[万象之都]]是**[[天龙山]]七大地域**的地理与灵性中心(Hub)。 * 它向上连接**[[浮空法域]]**(通过通天柱)。 * 它向下镇压**[[永夜星都]]**(通过地下迷宫)。 * 它的水源来自**[[灵性森林]]**。 ### 6.2 堕落的乌托邦 在编年史中,[[万象之都]]象征着**“人造天堂”的必然失败**。它提醒人们,真正的信仰无法通过规划和工程来实现。现在的万象灵墟是一个巨大的警示碑,警告后人不要试图扮演上帝。 ## 7. 参考文献 * Xiong, V. C. (2000). *Sui-Tang Chang'an: 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Steinhardt, N. S. (1990). *Chinese Imperial City Plann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妹尾达彦. (2001). *长安的都市规划*. 三秦出版社. ## 9. 学术研究 [[万象之都]]的研究价值在于其**跨文化比较视野**。它模拟了历史上并未完全实现的“宗教和平共处”状态。其毁灭机制探讨了**多元主义(Pluralism)在极权语境下的脆弱性**。在游戏设计层面,它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垂直纵深(Verticality)和文化丰富性的探索舞台,每一层废墟都埋藏着一段失落的文明史。 ## 8. 知识库链接 * [[万神殿]] * [[会昌毁佛]] * [[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永夜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