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远洞]] (Siyuan Cave / Cave of Distant Thought)
## 1. 概述
**[[思远洞]]**(Cave of Distant Thought),位于[[天龙山]](游戏中的万象灵墟边缘)的一处天然石灰岩溶洞。在真实历史中,它是[[天龙山]]八景之一,相传为高僧静修之地。在**万象灵墟**的设定中,这里是**“时间感知异常区”**。洞内的时间流速与外界不同,是古代高僧进行“般舟三昧”(长时间行走念佛)的闭关场所,现在则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虫洞。

*敦煌壁画中的禅修僧人。他在岩洞中孤独修行的形象,是“思远洞”场景设计的核心。游戏中,洞内的每一尊干尸都曾是这样一位试图突破时间限制的修行者。*
## 2. 历史调研
### 2.1 [[天龙山]]历史原型
* **位置**:[[思远洞]]位于[[天龙山]][[圣寿寺]]西北的深谷中。
* **传说**:据《[[太原]]县志》载,洞深不可测,盛夏有寒气。古时有僧人入洞探幽,闻洞深处有风雷之声,遂不敢进。
* **禅修传统**:[[唐代]]禅宗盛行“头陀行”(苦行),许多僧人选择远离寺院的岩洞独修,以求证悟。
### 2.2 空间结构
* **外洞**:宽敞明亮,曾建有木构窟檐,供奉佛像。
* **内洞**:狭窄幽深,通向地底[[暗河]]。
## 3. 考古与场景设计
### 3.1 闭关遗迹
在[[思远洞]]深处,玩家可以发现多具**“肉身菩萨”**(干尸):
* **坐缸**:古代僧人圆寂后的处理方式。洞内排列着破裂的陶缸,干尸保持着打坐姿势。
* **刻痕**: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着“正”字,这是修行者计算闭关天数的痕迹。有些刻痕延续了数百年,暗示了时间的错乱。
### 3.2 钟乳石林
* **形态**:洞顶垂下的钟乳石因吸收了灵气,呈现出**“倒悬佛塔”**的形状。水滴声在洞内回荡,形成天然的音律。
## 4. 技法细节:时间回响
[[思远洞]]的核心机制是**“回声定位”**与**“时间回溯”**:
1. **听风**:玩家在特定位置(风口)静止,可以听到百年前僧人的诵经声。
2. **残影**:通过**[[神游法器]]**(如[[铜镜]]),可以看到古代高僧的金色残影在洞内行走。跟随残影的步伐,可以避开地上的陷阱。
3. **相对论**:洞内一天,洞外一年。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任务有时限要求,但在洞内可以无限思考。
## 5. 图像学分析
### 5.1 柏拉图的洞穴
[[思远洞]]的设计隐喻了**“柏拉图洞穴寓言”**:
* **投影**:洞壁上投射着外界[[万象之都]]的影子(火光、战争、繁华)。
* **象征**:修行者躲在洞里,试图通过影子理解世界,最后发现连影子也是虚幻的。游戏通过光影解谜强化了这一哲学隐喻。
## 6. 幻想元素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和七大地域
### 6.1 避世者的避难所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思远洞]]是**[[会昌毁佛]]**期间最后的避难所。
* **封印**:当时的高僧合力在洞口设下结界,将一部分佛经和[[法器]]封存在洞底。
* **连接[[灵性森林]]**:[[思远洞]]的地下[[暗河]]通往**[[灵性森林]]**的根系网络。那是被追杀的僧人逃往森林寻求自然庇护的秘密通道。
### 6.2 心理迷宫
对于玩家而言,[[思远洞]]是一个**“心理测试”**关卡。洞内的幻象会根据玩家的游戏行为(如杀戮数)生成不同的“心魔”BOSS。
## 7. 参考文献
* Faure, B. (1991). *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 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太原]]市文物局. (2003). *[[天龙山石窟]]*. 文物出版社.
## 9. 学术研究
[[思远洞]]探讨了**空间与修行的关系**(Spatiality of Practice)。在封闭、黑暗、寂静的环境中,感官被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内在的精神体验被无限放大。游戏将这种心理学现象转化为可视化的游戏机制,让玩家体验古代苦行僧的精神世界。
## 8. 知识库链接
* [[神游法器]]
* [[灵性森林]]
* [[会昌毁佛]]
* [[唯心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