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鱼太极图]] (Taiji Yin-Yang Diagram)
## 1. 概述
**[[阴阳鱼太极图]]**(Taiji Yin-Yang Diagram),是万象灵墟中核心的**[[道教]]解谜机制**与**空间封印符号**。它不仅是平面的图形,更是一个动态的能量调节装置。在游戏中,它通常以巨大的旋转石盘、光影投射或流动的液体形式出现,控制着**[[离宫]]**、**[[思远洞]]**等区域的门禁与重力系统。

*标准的阴阳太极图。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理学家来知德所绘的“圆图”中间为空心,更接近游戏中“动态流动”的设定,象征着“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本源。*
## 2. 历史调研
### 2.1 图形演变
* **[[唐代]]之前的太极**:早期的太极图多为同心圆或螺旋纹,[[现代]]常见的“S”形阴阳鱼要到宋代陈抟老祖才定型。但在万象灵墟的“幻想[[唐代]]”设定中,采用了更具辨识度的阴阳鱼图案,并融入了[[唐代]][[铜镜]]的纹饰风格。
* **哲学含义**:阴阳互根,消长转化。
### 2.2 [[道教]]法阵
* **禹步与[[八卦]]**:[[道士]]作法时踏罡步斗,脚踩九宫[[八卦]]。游戏中将其转化为玩家的移动解谜——必须按照特定顺序踩踏地砖才能激活太极图。
## 3. 技法细节:平衡机制
### 3.1 动态平衡解谜
* **重量平衡**:巨大的太极石盘像天平一样,玩家需要搬运重物(如**[[护法神大象]]**的残肢)或引导**[[漂浮鬼火]]**(代表阳)和**[[怨灵息]]**(代表阴)进入阴阳鱼的“鱼眼”位置,使两者能量持平,机关才会开启。
* **黑白视界**:站在“阴”面时,玩家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站在“阳”面时,看到的是灵视世界。玩家需要在黑白之间反复切换,才能通过障碍。
## 4. 图像学分析
### 4.1 流动的双鱼
不同于静止的图案,游戏中的太极图是**流动的**。
* **材质**:白鱼由水银(汞)构成,黑鱼由黑曜石粉尘(铅)构成。两者在法阵中永恒流转,互不融合。
* **视觉隐喻**:象征着万象灵墟中“混乱”与“秩序”的永恒博弈。
## 5. 幻想元素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和七大地域
### 5.1 世界的锁孔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阴阳鱼太极图]]被视为封印**[[无极]]**(混沌虚空)的锁孔。
* **[[万象之都]]的地基**:整个[[万象之都]]建立在一个巨大的太极阵之上,试图调和地下狂暴的灵脉。
* **破坏**:**[[唐武宗]]**下令捣毁了太极阵的“阳眼”,导致阴气失控,城市下沉,形成了现在的**[[后室]]**迷宫。
### 5.2 与[[太极八卦]]的区别
* **[[阴阳鱼太极图]]**是核心动力源/钥匙。
* **[[太极八卦]]**是外围的防御系统/迷宫墙壁。
## 6. 参考文献
* Needham, J. (1956).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2,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 (关于阴阳五行)
* Robinet, I. (1997).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8. 学术研究
[[阴阳鱼太极图]]在游戏中不仅是谜题,更是**辩证法(Dialectics)**的互动体验。它强迫玩家去思考“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绝对的敌人(阴),也没有绝对的盟友(阳),只有永恒转化的关系。这打破了传统游戏非黑即白的善恶二元论。
## 7. 知识库链接
* [[离宫]]
* [[思远洞]]
* [[太极八卦]]
* [[唐武宗]]
* [[后室]]
* [[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