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养人像]] (Donors) ## 1. 概述 **[[供养人像]]**(Donors)是指在石窟壁画下方或两侧描绘的出资开窟者的肖像。在**[[壁画世界]]**中,这些图像不仅仅是历史记录,他们是**“赞助者灵体”**(Patron Spirits)。他们虽然没有神力,但拥有巨大的**财力**和**政治影响力**,把持着壁画世界的经济命脉。 ## 2. 历史调研 ### 2.1 阶级缩影 - **身份**:从帝王将相(如[[高洋]]、[[唐太宗]])到平民百姓、行会首领。 - **大小**:早期供养人像很小,晚唐五代时甚至比主尊佛像还大,反映了**世俗力量的膨胀**。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排列 - **列队**:通常成排站立,手持香炉或花束,恭敬礼佛。 ## 4. 技法细节 ### 4.1 写实风格 - **服饰史料**:供养人像的服饰最接近当时的现实,是研究古代服饰的宝库。在游戏中,他们的装备最为精良、考究。 ## 5. 图像学分析 ### 5.1 交换关系 - **功德交易**:供养是为了求福。这是一种人与神之间的契约。在游戏中,这种契约关系被实体化。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商人与任务发布者 - **幽灵商人**:他们会向玩家出售古代的珍宝、图纸和情报。货币是**“功德值”**。 - **家族恩怨**:不同的供养人家族(如王家、张家)之间存在世仇。玩家介入他们的纠纷,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 - **召唤护卫**:高级供养人(如将军)可以短暂召唤他的家兵(从壁画中走出的士兵)协助玩家战斗。 ## 7. 参考文献 - 敦煌研究院. *敦煌供养人题记*. - Fraser, S. E. (2004). *Performing the Visual: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Wall Painting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 9. 学术研究 ### 9.1 宗教经济学 [[供养人像]]揭示了宗教背后的**经济逻辑**。石窟不仅是信仰场所,也是财富转化为社会声望(Social Prestige)和来世保险(Afterlife Insurance)的场所。在[[壁画世界]]中,这些供养人依然在试图用金钱购买救赎,讽刺了资本甚至想渗透到精神世界。 ## 8. 知识库链接 - [[壁画世界]] - [[天龙山]] - [[高洋]] - [[高演]] - [[晋藩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