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武宗会昌法难]] (The Huichang Persecution of Buddhism)
## 1. 概述
**[[唐武宗会昌法难]]**(The Huichang Persecution of Buddhism),又称**[[会昌灭佛]]**,发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惨烈的浩劫之一。在[[壁画梦界]]的世界观中,这是导致梦界**“大崩坏”**(The Great Collapse)的历史原点。
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现实中[[天龙山]]及全国数万寺院被毁、僧尼还俗,更在梦界引发了**信仰之力的断崖式下跌**。它标志着“黄金时代”([[盛唐]])的终结,梦界从此进入了**“末法时代”**(Age of Dharma Decline)。
## 2. 历史调研
### 2.1 历史背景
- **原因**:[[唐武宗]]崇信[[道教]],加之[[佛教]]寺院经济膨胀(免税、占地),威胁国家财政。宰相李德裕支持废佛以充实国库。
- **过程**:拆毁寺院 4600 余所,招提、兰若 40000 余所,归俗僧尼 260500 人(Ch'en, 1964)。
- **[[天龙山]]波及**:[[晋阳]]([[太原]])作为北都,[[佛教]]势力庞大,受创尤深。[[天龙山]][[圣寿寺]]等古刹虽可能因地处偏远和皇室背景(李[[唐]]祖庭)幸存部分,但香火骤停,造像工程全面停滞。
### 2.2 对[[摩尼教]]的打击
[[会昌法难]]不仅针对[[佛教]],也波及**[[摩尼教]]**、**[[景教]]**、**[[祆教]]**([[三夷教]])。[[摩尼教]]徒被大量流放或杀害。
- **梦界伏笔**:这导致[[摩尼教]]势力转入地下,与[[佛教]]异端合流,为后来**“[[白莲教]]”**等秘密结社的兴起埋下伏笔。在梦界中,这表现为[[光明神界]]与下层梦界的彻底隔绝。
## 3. 考古与废墟遗迹
### 3.1 考古发现
考古层位学显示,许多[[唐代]]寺院遗址存在明显的**火烧层**(Burned Layer),年代对应[[会昌年间]]。
- **残像**:出土的许多[[唐代]]石刻造像有被**人为砸毁**的痕迹(断头、断臂),不同于自然风化。
### 3.2 梦界地貌:[[焦黑废土]]
在[[壁画梦界]]的西部边缘,存在一片**“[[焦黑废土]]”**(Scorched Wasteland)。
- **特征**:这里的天空永远是血红色的。地面上插满了断裂的锡杖和烧焦的[[经卷]]。
- **居民**:游荡着**“怨灵僧”**(Vengeful Monks),他们是被强制还俗或杀害的僧侣亡魂,对一切生者怀有憎恨。
## 4. 技法细节:破坏美学
### 4.1 毁坏痕迹的描绘
在表现法难场景的壁画中,技法上模拟了**“毁坏”**。
- **斧劈皴**:用猛烈的侧锋笔触表现岩石和佛像的崩裂。
- **飞白**:用枯笔飞白表现烟尘和混乱。
### 4.2 褪色与剥落
法难后的壁画不再色彩斑斓,而是呈现出**灰败**的色调。
- **技法**:使用**做旧**手法,如用淡墨水洗去部分颜料,或者在画面上制造龟裂纹(Crackle),象征信仰的衰退。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哭泣的菩萨
在这一时期的(虚构)壁画中,出现了**流泪**的菩萨形象。
- **隐喻**:神灵的无力感。在皇权(政治暴力)面前,神权显得脆弱不堪。这是对“佛法无边”教义的深刻质疑。
### 5.2 [[道教]]符号的入侵
[[会昌年间]],部分佛寺被改为道观。壁画上出现了**“涂改”**痕迹:佛像的螺发被改为[[道士]]的混元巾,袈裟被改为[[八卦]]衣。这种**图像覆盖**(Overpainting)是宗教斗争的直观记录。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剧情功能:历史创伤点
[[会昌法难]]是主角进行**时空回溯**时的关键节点(Anchor Point)。
- **任务**:主角可能需要回到 [[845 年]],抢救一部即将被焚毁的**真经**(如《金刚顶经》),或者保护一位携带火种(Dharma Seed)逃亡的高僧。
- **Boss战**:面对**“灭佛金刚”**(由朝廷禁军怨念化成的巨型机甲),主角无法力敌,只能智取。
### 6.2 禁咒的诞生
为了对抗暴力,一部分温和的僧侣被迫转修**“忿怒法”**,创造了杀伤力极强的禁咒。这些禁咒被封印在**[[圣画之墙]]**的深处,虽然能击退强敌,但使用者会付出堕入魔道的代价。
## 7. 参考文献
- Ch'en, K. K. S. (1964).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einstein, S. (1987).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ischauer, E. O. (1955). *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Ronald Press.
- 严耕望. (1992). *[[唐代]]交通图考* (涉及寺院分布).
## 9. 学术研究:政治暴力与宗教创伤
[[唐武宗会昌法难]]是中国宗教史上**政教关系**的转折点。它证明了皇权在中国社会中的绝对支配地位(Caesaropapism)。
在创伤研究(Trauma Studies)视角下,这次法难构成了中国[[佛教]]的**集体创伤**。它迫使[[佛教]]从“显性”走向“隐性”,从都市走向山林(禅宗的兴起),从精英走向世俗(净土宗的普及)。[[壁画梦界]]中的“[[焦黑废土]]”正是这一心理创伤的空间化表达。它提醒我们:文明是脆弱的,信仰的建立需要数百年,而毁灭只需要一道诏书。这种**“废墟感”**(Ruinophilia)构成了梦界美学的基调——一种关于失落与哀悼的诗学。
## 8. 知识库链接
- [[壁画梦界]]
- [[圣画之墙]]
- [[黑暗魔主]]
- [[无面佛]]
- [[西域摩尼教]]
- [[中古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