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幡幔]] (Banners and Canopies) ## 概述 **[[幡幔]]**(Banners and Canopies)是悬挂在[[壁画梦界]]天空和殿堂中的纺织品装饰。它们不仅是营造神圣氛围的道具,更是**风的具象化**和**空间的软隔断**。 在梦界中,[[幡幔]]通常是活的。它们像触手或翅膀一样在空中舞动,指引气流的方向,甚至能感知入侵者的恶意。 ## 历史调研 * **幡(Banners)**:长条形的旗帜,顶端有三角形幡头,下有长条幡身和飘带。用于供养佛菩萨,象征“降魔”和“威德”。[[敦煌]]藏经洞出土了大量[[唐代]]绢幡。 * **幔(Canopies/Curtains)**:悬挂在佛像上方的华盖或帐幔,象征佛陀的尊贵地位(源自古印度贵族遮阳伞)。 ## 功能设定 ### 1. 结界与防御 * **天网**:成千上万条幡带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软性的**防御网**。由于其材质柔软([[兰叶描]]),物理攻击(如刀剑)很难切断它们,反而会被缠绕。 * **符文载体**:幡面上书写着密教真言(Dharani)。风吹过[[幡幔]],相当于无数次诵经(类似转经筒),不断净化周围的空气。 ### 2. 导航系统 * **风向标**:在没有重力的梦界区域(如[[九色天宫]]),[[幡幔]]的飘动方向指示了“灵流”(Spirit Flow)的流向。顺着[[幡幔]]飞,就能找到出口。 ## 技法细节 * **飘带美学**:画师利用“吴带当风”的技法,将[[幡幔]]画得极具动感,线条翻转扭曲,充满韵律。 * **色彩**:多用朱砂、石青、石绿等高饱和度颜色,与金色的背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幻想元素结合 * **缚妖索**:[[画境僧团]]的高僧可以控制[[幡幔]],将其变成无限延长的绳索,捕捉空中的[[魅影蝙蝠]]。 * **隐身斗篷**:披上一块古老的经幡,可以暂时隐身,因为经幡上的文字会产生视错觉(Visual Noise)。 * **破损的幡**:在[[破损幻境]]中,[[幡幔]]通常是撕裂、褪色的。它们像[[幽灵]]的破衣一样垂挂着,散发出哀伤的气息。 ## 参考文献 1. Zhao, F. (2007). *Treasures in Silk*. (On Dunhuang textiles). 2. Whitfield, R. (1982). *The Art of Central Asia: The Stein Collection in the British Museum*. 3. Vainker, S. J. (2004). *Chinese Silk: A Cultural History*. ## 学术研究 **柔软的纪念碑性**:通常纪念碑(Monument)是坚硬的(石碑、铜像)。但[[幡幔]]代表了一种**“柔软的纪念碑性”**(Soft Monumentality)。它们通过流动、变化和脆弱性来表达永恒。[[幡幔]]随风而动,象征着佛法**“无处不在”**的流动性(Fluidity)。在梦界中,这种流动性是对抗僵化([[黑暗魔主]]的石化诅咒)的最有效武器。 ## 知识库链接 - [[壁画梦界]] - [[画境僧团]] - [[九色天宫]] - [[破损幻境]] - [[笔触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