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循环动]] (The Eternal Cycle)
## 概述
**[[永循环动]]**(The Eternal Cycle)是[[壁画梦界]]的时间法则与叙事逻辑。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线性时间(Linear Time),梦界的时间是**环形**的(Cyclical)。
这源于[[佛教]]的**轮回**(Samsara)观念和壁画的**静态叙事**特性。一幅壁画上的故事(如《舍身饲虎》)是同时呈现因果的,且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在梦界中,这意味着场景和事件会不断重演,除非被外力(如主角的干涉)打破。
## 历史调研与原型
* **异时同图**:[[敦煌]]壁画常在一个画面中同时描绘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局。这种空间化的时间观念是[[永循环动]]的理论基础。
* **劫波(Kalpa)**:印度宇宙论中的成、住、坏、空四劫循环。
## 核心机制
### 1. 场景重置(Scene Reset)
* **循环周期**: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循环周期。[[极乐净土]]可能永远停留在“午后的盛宴”;[[元末兵灾]]的战场则可能每晚重复一次惨烈的厮杀。
* **NPC行为**:原住民(如[[飞天]]、[[供养人]])会按照既定的脚本生活,每天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除非被“觉醒”)。
### 2. 莫比乌斯环
* **空间闭环**:一直向东走,最终会回到西方。梦界是一个封闭的球体或莫比乌斯环结构。
* **因果纠缠**:现在的行为可能影响“过去”(因为过去在前面),导致时间线变动。
## 幻想元素结合
* **破局者(The Breaker)**:主角作为“外来者”,不受循环限制。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创造新的分歧点(Divergence)。
* **时间囚笼**:[[黑暗魔主]]利用循环制造“无间地狱”,将敌人的意识困在最痛苦的一刻无限重复。
* **觉醒**:当梦界居民意识到自己处于循环中时,他们就获得了“自由意志”,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存在主义危机)。
* **[[法器]]**:**“时轮金刚沙漏”**是控制循环的关键道具,可以加速、倒退或暂停局部时间。
## 参考文献
1. Eliade, M. (1954).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 Needham, J. (1965). *Time and Eastern Man*.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3. Ricoeur, P. (1984). *Time and Narrativ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学术研究
**神话时间与仪式重复**:伊利亚德认为,通过模仿原初的神话动作(仪式),古人试图废除世俗的历史时间,回归到神圣的“大时间”。梦界的[[永循环动]]正是这种神话时间的具象化。对于其中的居民来说,这是一种**“永恒的现在”**,一种没有死亡(因为不断重置)的伪永生。然而,对于[[现代]]主体(主角)来说,这种停滞是不可忍受的“土拨鼠之日”,打破循环代表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愿意承担线性时间带来的衰老与终结,以换取真实的进步与自由。
## 知识库链接
- [[壁画梦界]]
- [[物理法则]]
- [[元末兵灾]]
- [[黑暗魔主]]
- [[曼荼罗壁画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