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透视与维度]] (Spatial Perspective and Dimensions) ## 1. 概述 **[[空间透视与维度]]**在[[壁画世界]]中呈现出一种非欧几里得的几何特征。它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而非西方的焦点透视。这导致了空间折叠、多维并置的奇特景观。 ## 2. 历史调研 ### 2.1 散点透视 - **原理**:“步步移,面面看”。画家的视点是流动的,可以在一幅画中展现千山万水。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错觉 - **现象**:远处看起来很小的房子,走近了发现其实很大;或者明明在同一平面,却无法直接到达。 ## 4. 技法细节 ### 4.1 维度 - **设定**:壁画世界是**2.5D**或**4D**的。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全知 - **视角**:上帝视角与平视视角的自由切换。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关卡设计 - **玩法**:**“纪念碑谷”式解谜**。 - **旋转**:通过旋转视角,连接原本断开的道路(利用视觉错觉)。 - **折叠**:将地图像纸一样折叠,瞬间跨越距离。 - **入画/出画**:在2D壁画平面和3D场景之间切换。 ## 7. 参考文献 - 纪念碑谷. - 埃舍尔 (M.C. Escher). ## 9. 学术研究 ### 9.1 视镜(Scopic Regime) [[空间透视与维度]]的设计挑战了现代性的**笛卡尔透视主义**。它提供了一种东方的“视镜”——不是从单一固定点看世界,而是在世界中游历。这种流动的空间感更接近于现象学的生存体验。 ## 8. 知识库链接 - [[壁画世界]] - [[扁平的透视效果]] - [[九色天宫]] - [[曼荼罗壁画梦境]] - [[物理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