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伐战争]]:旧军阀的黄昏与新秩序的黎明 ## 1. 概述 [[北伐战争]](Northern Expedition,1926-1928年),是**[[国民革命军]]**北进,推翻**[[北洋政府]]**统治的革命战争。对于**[[山西]]**而言,这是[[阎锡山]]从“独立王国”走向“全国政治舞台”的关键转折点。[[阎锡山]]在权衡利弊后,于1927年誓师响应北伐,不仅保全了地盘,还扩张了势力(接收京津)。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是**【信仰战争】**,是**“三民主义光环”**对**“北洋龙脉”**的终极压制。 ## 2. 历史调研:山西的选择 ### 2.1 阎锡山的投机艺术 * **观望**:战争初期,[[阎锡山]]在奉系(张作霖)和国民党之间保持中立,信奉“保境安民”。 * **易帜**:1927年6月,见北伐军势如破竹,[[阎锡山]]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出兵[[石家庄]]、[[北京]],与奉系决裂。 * **[[傅作义]]守[[涿州]]**:北伐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晋军将领[[傅作义]]孤军守卫[[涿州]],抵御奉系优势兵力达百日之久,一战成名,展现了晋军惊人的防御能力。 ### 2.2 政治后果 * **平津卫戍**:北伐胜利后,[[阎锡山]]被任命为平津卫戍总司令,山西势力达到顶峰,甚至染指察哈尔、绥远。 ## 3. 幻想元素结合:大势所趋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北伐是一场**“概念战争”**: * **“主义压制”**: * 国民革命军携带的不是普通的火炮,而是**“宣传弹”**。爆炸后释放的不是弹片,而是红蓝色的**“思想病毒”**,能瓦解旧军阀士兵的战斗意志,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为私利而战”,从而倒戈。 * **“龙脉斩断”**: * 北伐军一路北上,不仅是攻城略地,更是在沿途切断北洋军阀的**“风水节点”**。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标志着北洋龙脉的彻底崩塌。 * **“涿州孤岛”**: * [[傅作义]]的涿州城被奉系巫师施加了**“绝粮咒”**,但他激发了**“守御者天赋”**,将城墙化为**“叹息之墙”**,任何试图翻越城墙的敌人都会被石化。 ## 4. 参考文献 * Jordan, D. A. (1976).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Gillin, D. G. (1967). *Warlord: 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阎锡山|阎锡山日记]] ## 6. 学术研究 北伐战争对山西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迫使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阎锡山]]体系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政治挂靠南京,军事模仿黄埔)。[[涿州]]之战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成为了近代战争史上**“城市防御战”**的经典案例,其经验后来被[[傅作义]]运用到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博弈中。从宏观视角看,北伐并没有彻底消灭军阀,而是将旧军阀纳入了新党国的松散联盟中,为后来的**[[中原大战]]**埋下了伏笔。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国民革命军]]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阎锡山]]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傅作义]]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北洋政府]]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张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