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下的暗流涌动 ## 1. 概述 [[南京国民政府]](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48年),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对于**[[山西]]**而言,它代表着**“中央权威”**。[[阎锡山]]虽然名义上归顺南京,实际上保持着高度的**“半独立”**状态(听宣不听调)。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是**【秩序教会】**,试图将所有地方信仰(军阀)纳入其**“三民主义神学”**体系中。 ## 2. 历史调研: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2.1 1930年中原大战 * **反蒋联盟**:[[阎锡山]]联合[[冯玉祥]]、[[李宗仁]]挑战[[蒋介石]]的南京政府。 * **太原扩大会议**:[[阎锡山]]在[[太原]]另立中央,甚至起草了宪法草案,试图建立一个不同于南京的政治架构。 * **失败与妥协**:战败后,[[阎锡山]]短暂下野,后又复出,南京政府被迫承认其在山西的实际统治权,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 2.2 抗战时期的合作 * **第二战区**:抗战爆发后,南京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统一指挥山西境内的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 ## 3. 幻想元素结合:信仰统合局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南京政府设有一个秘密机构**“信仰统合局”**: * **“法币魔法”**: * 南京政府推行的法币改革,实际上是一种**“经济炼金术”**。通过统一货币,他们试图抽走地方军阀的**“气运”**(银元能量)。 * **“新生活运动结界”**: * [[蒋介石]]推广的“新生活运动”,旨在通过规范民众行为来建立一个**“守序立场”**。这个立场能压制各地的本土巫术和淫祀。 * **“领袖肖像”**: * 悬挂在各级机关的领袖肖像,具有**“监视”**功能。[[阎锡山]]在山西的办公室里,虽然挂着肖像,但他用一块**“防窥黑布”**(山西土布)悄悄遮挡了肖像的眼睛。 ## 4. 参考文献 * Eastman, L. E. (1974).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 Coble, P. M. (1980).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中原大战]] ## 6. 学术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与[[山西]]的关系,是近代中国**“国家构建(State Building)”**艰难历程的缩影。南京方面试图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集权体制,而[[阎锡山]]则坚持**“联邦制”**或**“地方自治”**的传统逻辑。这种冲突在形式上的统一掩盖下持续存在,直到1949年被新的革命力量彻底打破。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国民革命军]]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阎锡山]]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中原大战]]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