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兴国四年]]:焚城之火与年号的讽刺
## 1. 概述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是[[宋太宗]][[赵光义]]改元后的第四年。这一年的年号“太平兴国”(Grand Peace Reviving the Nation)充满了巨大的**历史讽刺**意味——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宋军攻克并彻底毁灭了千年古都**[[晋阳]]([[北汉]]国都)**。这是中国城市史上最野蛮的官方毁灭行动之一。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一年被称为**【龙陨之年】**,标志着**“神话时代”**的物理终结。
## 2. 历史调研:毁灭的细节
### 2.1 攻克与投降
* **五月**:宋军围困[[晋阳]]。[[北汉]]主[[刘继元]]在弹尽粮绝、外无援兵([[辽国]]援军被击退)的情况下出降。[[北汉]]灭亡,[[五代十国]]结束。
### 2.2 彻底摧毁
* **火烧**:[[赵光义]]认为[[晋阳]]“盛产帝王”,有王气,是大宋安定的隐患。他下令驱逐城内居民,随后放火焚烧全城。
* **水灌**:火烧之后,又引汾河、晋水灌入废墟,将这座自春秋以来的一等名城彻底抹去。
* **降级**:在原址北侧的唐明镇新建太原城(即现在的太原老城),并将其降级为“紧州”(军事管制区)。
## 3. 幻想元素结合:禁忌的仪式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太平兴国四年]]的毁灭是一场**“逆向风水阵”**:
* **“钉死龙脉”**:
* [[赵光义]]不仅仅是毁城,他在城市的四个角落打入了四根**“镇龙钉”**(巨大的黑铁柱)。这四根钉子封锁了地下的灵脉,让这片土地在之后的一千年里再也没能诞生皇帝。
* **“怨灵沼泽”**:
* 水灌[[晋阳]]后,废墟变成了一片**“死灵沼泽”**。无数淹死的亡魂在水底哀嚎。只有手持**“太平御览”**([[赵光义]]编纂的百科全书,其实是封印之书)的人才能安全通过。
* **“最后的诅咒”**:
* [[北汉]]末代萨满在城破前立下诅咒:“赵氏子孙,必遭北风之祸。”(预言了靖康之耻)。
## 4. 参考文献
* *宋史·太宗本纪*.
* Bokenkamp, S. R. (2007). *Ancestors and Anxiety*. (Context on destruction of shrines).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979年]]
## 6. 学术研究
“太平兴国”这个年号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宣传(Propaganda)**。[[赵光义]]急于通过消灭[[北汉]]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以此掩盖“烛影斧声”的疑云)。他毁灭[[晋阳]],是一种**“地缘政治的阉割术”**——通过物理消灭潜在的竞争中心,确立开封的绝对中心地位。这种极端的中央集权手段,虽然换来了宋朝内部的稳定,但也削弱了北方的国防屏障,导致宋朝在面对辽、金时始终处于战略被动。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979年]]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赵光义]]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晋阳]]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北汉]]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水淹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