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阳]]:尧都传说与晋南重镇
## 1. 概述
[[平阳]](Pingyang),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古称“尧都”,相传是**帝尧**建都之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古时期,[[平阳]]是仅次于[[晋阳]]的山西第二大政治军事中心。[[汉赵]]政权([[刘渊]])曾定都于此。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里是**【人皇圣域】**,封印着**“上古禅让制”**的神圣契约。
## 2. 历史调研:帝王之都
### 2.1 上古传说
* **尧都平阳**: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尧都。这里出土了观象台、龙盘等高规格文物。
### 2.2 中古风云
* **汉赵国都**:308年,[[刘渊]]迁都[[平阳]],在此称帝。[[平阳]]成为了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都。
* **军事要塞**:[[平阳]]扼守汾河谷地南端,是通往关中(长安)的咽喉。[[李渊]]起兵南下时,攻克[[平阳]]是关键一步([[霍邑之战]]即在平阳辖区)。
* **金元文化**:[[平阳]]是金元时期的文化中心,戏曲(平阳杂剧)和刻书业(平阳刻书)极其发达。
## 3. 幻想元素结合:古皇陵卫士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平阳]]拥有**时间回溯**的能力:
* **“击壤歌的魔力”**:
* 传唱千年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实是一段**“稳定咒语”**。它能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让土地快速恢复肥力。
* **“陶寺观象台”**:
* 这是一个**“星际通讯装置”**。帝尧通过它接收来自**“龙星”**的指令,制定历法。
* **“刘渊的龙化”**:
* [[刘渊]]定都[[平阳]],是为了吸收地下的**“帝尧之血”**。他试图通过换血仪式,将匈奴的野性与华夏的神性结合,进化成**“真龙天子”**。
## 4. 参考文献
* Chang, K. C. (1983).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 *晋书·刘渊载记*.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刘渊]]
## 6. 学术研究
[[平阳]]在山西历史地理中扮演了**“南极”**的角色(相对于“北极”[[晋阳]])。它是中原文化进入山西的第一站,也是山西文化向南辐射的窗口。从[[陶寺]]的礼乐文明到金元的戏曲版画,[[平阳]]始终保持着一种**“世俗与神圣并存”**的文化张力。[[刘渊]]选择在此定都,正是为了借用“尧都”的政治符号,构建其统治汉地的合法性。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刘渊]]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汉赵政权]]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晋阳]]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