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捻军]]:疾风中的叛逆骑兵 ## 1. 概述 [[捻军]](Nian Rebellion),晚清时期活跃于长江以北(包括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的另一支大规模农民起义军。与[[太平军]]的宗教狂热不同,[[捻军]]更多表现为**流民武装集团**。西捻军(张宗禹部)曾突入**山西**,威胁[[太原]],震惊清廷。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捻军]]是**【风暴骑士团】**,他们掌握了**“极速行军”**的奥秘,如幽灵般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上穿梭。 ## 2. 历史调研:流动的战场 ### 2.1 组织形式 * **五旗制**:分黄、白、蓝、黑、红五旗。 * **骑兵战术**:[[捻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极强。“以此处而趋彼处,一日夜百数十里”,让清军疲于奔命。 ### 2.2 逐鹿山西 * **西捻入晋**:1867年,西捻军突破黄河防线进入山西,攻克曲沃、洪洞,直逼[[太原]]。[[阎锡山]]的父亲曾亲历此时的动荡。 * **左宗棠的围剿**:清廷调集湘军、淮军主力,利用“山河之险”围堵捻军,最终将其消灭。 ## 3. 幻想元素结合:风之子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捻军]]并不信仰特定的神,他们信仰**“速度”**: * **“风行咒”**: * [[捻军]]的马蹄上绑着**“御风符”**。他们奔跑时脚不沾地,能跨越河流和壕沟。 * **“无面者”**: * 他们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也没有固定的面孔。他们像风一样聚散,今天在这个村庄是农民,明天在那个战场是骑兵。 * **“暴风眼”**: * 张宗禹的帅旗能制造**局部龙卷风**,将清军的火枪阵列吹散。 ## 4. 参考文献 * Perry, E. J. (1980).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 * *清史稿·兵志*.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清代]] ## 6. 学术研究 [[捻军]]起义是传统社会解体时期**生存危机**的产物。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不像太平天国要建立地上天国),他们的反抗更多是一种**本能的求生**。入晋作战虽然短暂,但暴露了清王朝在北方防御体系的空虚,也促进了**湘淮军集团**在北方的势力扩张。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太平军]]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清代]]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