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中战役]]:解放太原的前奏曲
## 1. 概述
[[晋中战役]](Jinzhong Campaign,1948年6月-7月),是**[[徐向前]]**指挥的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在晋中平原对**[[阎锡山]]**晋绥军主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此役以少胜多,歼灭晋绥军10万余人,直接导致[[阎锡山]]丧失了野战能力,被迫退守[[太原]]孤城。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是一场**【棋圣的对决】**,徐向前将广阔的平原变成了他的棋盘。
## 2. 历史调研:运动战的典范
### 2.1 战场态势
* **兵力对比**:解放军6万余人,且装备较差;晋绥军13万余人,且有日籍顾问和精良装备。
* **战术创新**:徐向前采用“纠缠扭打、穿插分割”的战术,制造假象,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各个击破。
### 2.2 关键节点
* **高白之战**、**董村阻击战**。
* **赵承绶被俘**:晋绥军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被俘,标志着[[阎锡山]]主力尽丧。
## 3. 幻想元素结合:大地棋局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晋中战役]]是一场**高维战争**:
* **“徐向前的棋盘”**:
* 徐帅拥有**“上帝视角”**。他眼中的晋中平原是一张巨大的围棋盘。他的每一个连队都是一颗棋子。他能通过**“落子”**(部署兵力)来切断敌人的“气”(补给线)。
* **“麦田怪圈陷阱”**:
* 解放军在青纱帐(高粱地)里布置了**“迷魂阵”**。晋绥军的机械化部队一旦进入,就会指南针失灵,原地打转。
* **“阎锡山的算盘崩坏”**:
* [[阎锡山]]试图用他的**“算盘魔法”**计算解放军的动向,但徐帅的战术充满了**“混沌变量”**,导致阎锡山的金算盘算珠炸裂。
## 4. 参考文献
* *徐向前军事文选*.
* Gillin, D. G. (1967). *Warlord: Yen Hsi-shan*.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徐向前]]
## 6. 学术研究
[[晋中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创造性运用。徐向前利用夏季青纱帐茂密的地理特点,抵消了敌人的火力和机动优势。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在军事上敲响了[[阎锡山]]集团的丧钟,也在心理上摧毁了晋绥军“守土抗战”的自信。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太原战役]]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徐向前]]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阎锡山]]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