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西北]]:黄土高原的风之歌 ## 1. 概述 [[晋西北]](Northwest Shanxi),指山西省西北部,包括吕梁山脉北段和黄土高原腹地。抗战时期,这里是**[[八路军]]120师(贺龙部)**开辟的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延安(陕甘宁)与华北敌后的**战略走廊**。在[[天龙山]]幻想体系中,这里是**【风语者】**的故乡,贫瘠的土地孕育了坚韧的灵魂。 ## 2. 历史调研:贫瘠中的坚守 ### 2.1 地理环境 * **穷山恶水**:干旱少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但地形破碎,利于开展游击战。 * **战略通道**:是中共中央(延安)通往华北各根据地(晋察冀、晋冀鲁豫)的必经之路,被称为**“红色交通线”**。 ### 2.2 革命斗争 * **贺龙与120师**:贺龙在此建立了坚固的根据地,粉碎了日军多次围攻。 * **黑茶山空难**:1946年,王若飞、叶挺等因飞机失事在此遇难。 ## 3. 幻想元素结合:大地裂痕 在《[[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中,[[晋西北]]拥有**土系与风系**的双重魔力: * **“千沟万壑的迷宫”**: * 这里的每一道沟壑都是**“大地裂痕”**。游击队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裂痕进行**“空间折叠”**移动。日军的地图在这里完全失效。 * **“西北风的呼啸”**: * [[贺龙]]将军有一把**“风之烟斗”**。当他点燃烟斗时,呼出的烟雾会化作狂风,卷起黄沙遮天蔽日,掩护部队突袭。 * **“窑洞堡垒”**: * 依山而建的窑洞,不仅仅是住所,更是**“大地子宫”**。受伤的战士躺在热炕头上,会受到大地的滋养,伤口愈合速度加倍。 ## 4. 参考文献 * Selden, M. (1971).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 *贺龙传*.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第十八集团军 (八路军)]] ## 6. 学术研究 [[晋西北]]根据地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生存第一”**的地缘战略。在资源最匮乏的地区建立根据地,虽然经济负担重,但政治安全性高。这里的人民因为极度贫困,对**“翻身解放”**有着最强烈的渴望,从而成为了革命最忠实的拥护者。 ## 5. 知识库链接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第十八集团军 (八路军)]]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抗日战争]] * [[资料/天龙山宗教与战争/晋系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