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二十三年]]
## 1. 概述
> [!NOTE] 历史印记
> * 📜 **万历碑刻**:[万历二十三年重修碑拓片 (山西石窟碑刻集)](https://www.cnki.net/)
> * 🏗️ **明代风格**:[现存明代石构件 (TripAdvisor)](https://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297463-d1820000-Reviews-Tianlongshan_Grottoes-Taiyuan_Shanxi.html)
公元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是[[天龙山石窟]]在明代的一次重要复兴节点。碑刻记载显示,这一年[[天龙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特别是对**[[漫山阁]]**等核心建筑进行了重修,体现了晚明时期山西地区民间宗教力量的活跃。
## 2. 历史调研
### 2.1 晚明[[佛教]]复兴
* **背景**: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崛起),民间财力增强,[[佛教]]信仰再度兴盛(如四大高僧时期)。
* **修缮活动**:除重修[[漫山阁]]外,还可能对部分佛像进行了“妆銮”(重绘),并增建了一些小型附属建筑。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建筑遗存
* **[[漫山阁]]**:现存关于[[漫山阁]]的形制描述,多基于明清时期的重修版本。它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楼阁式建筑,有效保护了第9窟大佛免受风雨侵蚀。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圣寿法苑”
* **香火重燃**:1595年,法苑记录为**“回光之年”**。[[晋商]]的银两如同燃料,重新点燃了[[天龙山]]的香火。但这次的信仰不再纯粹是为了成佛,更多了祈求发财、平安的世俗愿望。
### 4.2 结合“技法细节”
* **明代彩妆**:明代的[[工匠]]为[[唐代]]的大佛化上了“浓妆”。幻想设定中,这种**“万历彩”**具有某种迷幻效果,能让注视佛眼的人看到金银满屋的幻象,折射出那个时代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
## 5. 参考文献
* 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9). *[[太原]]县志*.
* Brook, T. (1998).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 7. 学术研究
**晚明商业资本与宗教赞助的世俗化**
[[万历二十三年]]的修缮,反映了**商业资本([[晋商]])**开始取代皇室和贵族,成为宗教场所的主要赞助者。
这种赞助主体的转移,直接影响了宗教空间的性质——它变得更加**世俗化、功能化**。寺院不仅是修行场所,也成为了商帮聚会、祈福交易的公共空间。
## 6. 知识库链接
* [[明朝]]
* [[漫山阁]]
* [[159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