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乱世]]
## 1. 概述
> [!NOTE] 时代背景
> * 🎨 **五代绘画**:[《韩熙载夜宴图》 (反映五代社会生活,虽为南唐但可参考时代气息) - 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21.html)
> * 🗺️ **分裂割据**:[五代十国形势图 (维基百科)](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Five_Dynasties_and_Ten_Kingdoms_923.png)
[[五代乱世]](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对于[[天龙山石窟]]而言,这是一个**危机与生机并存**的时代。一方面,频繁的战乱破坏了原有的供养体系;另一方面,割据山西的**[[北汉]]**政权出于护国需求,继续维持甚至强化了对[[天龙山]]的崇拜,使其成为乱世中的精神避难所。
## 2. 历史调研
### 2.1 乱世[[佛教]]
* **避世思想**:战乱频仍,百姓朝不保夕,[[佛教]]的“苦空”思想和“往生净土”承诺对民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功德造像**:军阀们杀人如麻,却又极度迷信,往往通过开窟造像来赎罪或祈求战无不胜。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破坏与修缮
* **破坏**:部分[[唐代]]精致的雕刻在战乱中受损。
* **修缮**:如975年[[千佛]]楼的修建,证明了即使在乱世末期,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仍未完全停止。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断剑时代**:[[五代]]被称为**“断剑时代”**。[[天龙山]]的每一尊佛像下都埋藏着一把断剑。武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那股杀气却渗入了岩石,使得这一时期的造像虽面目慈悲,却隐隐透出一股威严乃至狰狞。
### 4.2 结合“宗教派系体系”
* **血肉供养**:由于物资匮乏,传说有些狂热的信徒甚至割肉饲佛,或用鲜血代替朱砂涂抹佛唇。这种极端的**“血肉供养”**使得[[天龙山]]的灵力变得狂暴而不稳定。
## 5. 参考文献
* 薛居正. (974). *旧[[五代]]史*.
* 王赓武. (2014). *[[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 7. 学术研究
**失序社会的宗教心理补偿**
[[五代乱世]]的宗教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机制**。
在社会秩序彻底崩塌、儒家伦理失效的真空期,[[佛教]]成为了唯一的秩序提供者。[[天龙山石窟]]的存在,不仅是艺术品,更是那个绝望时代人们心理上的**诺亚方舟**。它证明了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对超验世界的追求也不会停止,甚至会变得更加强烈。
## 6. 知识库链接
* [[五代十国]]
* [[北汉]]
* [[951–97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