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 概述 > [!NOTE] 保护标志 > * 🪧 **国保碑**:[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Tianlongshan_Grottoes) > * 🛡️ **保护工程**:[天龙山危岩体加固工程现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http://www.cach.org.cn/) 2001年6月25日,[[天龙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行政级别的确立,标志着[[天龙山石窟]]的保护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为其后续的保护规划、资金申请及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 2. 历史调研 ### 2.1 申报历程 * **价值认定**:[[天龙山石窟]]因其独特的“[[天龙山式样]]”及在[[佛教]]艺术史上的承上启下地位,符合“国保”标准。 * **保护范围**:划定了核心保护区(石窟本体及周边)和建设控制地带。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保护措施 * **四有工作**: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 * **抢救性工程**:国保资金的注入,促成了后来的危岩体加固和渗水治理工程。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圣寿法苑” * **金印加持**:在法苑的记录中,2001年的“国保”认证被视为一道**“国家级金刚结界”**。这枚无形的金印悬浮在[[天龙山]]上空,任何试图破坏石窟的妖魔(包括开发商和盗墓贼)都会受到国运的压制。 ### 4.2 结合“万象灵墟” * **灵脉官方认证**:这标志着[[天龙山]]的灵脉被正式纳入了**“国家灵能网络”**。它不再是一座孤山,而是成为了支撑华夏大地的关键节点之一。 ## 5. 参考文献 * 国务院. (200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 国家文物局. (200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 7. 学术研究 **遗产化进程中的国家在场** 将[[天龙山]]列为“国保”,是**国家文化主权**的体现。 它将一个地方性的宗教遗址,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文化资本**。这一过程不仅意味着保护级别的提升,也意味着阐释权(Interpretation Right)的收归——[[天龙山]]的故事不再仅仅是[[佛教]]的故事,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故事。 ## 6. 知识库链接 * [[2001 年]] (需创建或链接) * [[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 [[5 A 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