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笈多艺术风格]] ## 1. 概述 > [!NOTE] 风格源流 > * 🇮🇳 **萨尔纳特立佛**:[笈多王朝代表作 (大英博物馆)](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1880-225) > * 🇨🇳 **天龙山对照**:[第16窟佛立像 (体现湿衣风) - 芝加哥大学项目](https://caea.uchicago.edu/tianlongshan/cave16) [[印度笈多艺术风格]](Gupta Art Style),被称为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黄金时代。它对中国[[北齐]]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产生了深远影响。[[天龙山石窟]](特别是[[北齐]]和[[唐代]]窟)中的“薄衣透体”和圆润肉感,正是笈多风格本土化的直接体现。 ## 2. 图像学分析 ### 2.1 风格特征 * **湿衣佛像**:衣纹紧贴躯体,如同被水浸湿,突显肢体轮廓。 * **S形三折枝**:人物站姿呈S形扭动,极具动感与韵律。 * **螺发**:整齐排列的右旋螺发。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外来艺术向中国转变]]” * **恒河之梦**:笈多风格被描述为**“恒河的梦境”**。[[工匠]]们通过冥想,跨越千山万水连接到了恒河边的灵感。他们手中的凿子变成了画笔,在岩石上描绘出水的流动。 ## 4. 参考文献 * Harle, J. C. (1974). *Gupta Sculpture*. * 金维诺. (2000). *中国美术史·雕塑卷*. ## 6. 学术研究 **跨文明的身体美学移植** 笈多风格的传入,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次重要的**身体美学移植**。 它引入了一种关注人体自然美、强调生命力(Prana)的审美范式,从根本上冲击并改造了汉地传统的重“气韵”而轻“形体”的艺术观念,促成了[[唐代]]丰腴写实风格的诞生。 ## 5. 知识库链接 * [[“汉化印度”艺术风格]] * [[北齐时期]]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