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共太原战役]]
## 1. 概述
[[国共太原战役]](1948年10月-1949年4月),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惨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天龙山]]作为[[太原]]西南的屏障,是国军([[阎锡山]]部)的重要防线。战火导致[[天龙寺]]建筑群(特别是[[漫山阁]])遭受毁灭性破坏,石窟本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 2. 历史调研
### 2.1 战场遗迹
* **碉堡防线**:[[阎锡山]]在[[天龙山]]修建了大量碉堡,利用地形阻击解放军。
* **毁坏情况**:[[漫山阁]]、寺院殿宇多毁于炮火。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七大地域”之“铁城”
* **燃烧的山脉**:那一年的[[天龙山]]是**“燃烧的山脉”**。炮火把夜晚烧成了白昼。每一颗炮弹落下,都有一尊佛像在流泪。
## 4. 参考文献
*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6). *[[太原战役]]亲历记*.
* [[李裕群]]. (2003). *[[天龙山石窟]]*.
## 6. 学术研究
**[[现代]]战争对文化遗产的无差别毁灭**
[[太原战役]]对[[天龙山]]的破坏,展示了**[[现代]]机械化战争对文化遗产的无差别毁灭力**。
在军事目标优先的逻辑下,文化遗产的“神圣性”失效了。它们被还原为物理掩体或坐标点,承受着火力的洗礼。这促使我们反思战争伦理中关于文化财产保护的边界。
## 5. 知识库链接
* [[1948 年]]
* [[1949 年至今]]
* [[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