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伯哈德·伯施曼 (E. Boerschmann)]] ## 1. 概述 > [!NOTE] 历史影像 > * 📷 **伯施曼摄影**:[伯施曼拍摄的天龙山漫山阁 (1908年) -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Tianlongshan_Grottoes) > * 📚 **考察著作**:[《中国建筑与景观》书影](https://archive.org/details/baukunstundlands00boer) 埃伯哈德·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德国建筑师、汉学家。他在1906-1909年间穿越中国,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系统考察。他是最早拍摄并记录[[天龙山石窟]](特别是[[漫山阁]]等木构建筑)的西方学者之一,其影像资料成为复原[[天龙山]]原貌的孤本。 ## 2. 历史调研 ### 2.1 考察活动 * **时间**:1908年左右到达[[天龙山]]。 * **记录**:拍摄了[[漫山阁]]、[[圣寿寺]]等建筑照片,记录了当时完整的寺院格局。 * **价值**:此时[[大规模盗凿]]尚未开始,他的照片记录了石窟的**“前[[盗凿]]时代”**风貌。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天龙山]]编年史” * **最后的目击者**:伯施曼是**“最后的目击者”**。他的相机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定格了[[天龙山]]最后的完整容颜。在幻想中,他的底片具有**“回溯时间”**的魔力。 ## 4. 参考文献 * Boerschmann, E. (1923). *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 * Eduard Kögel. (2015). *The Grand Documentation: Ernst Boerschmann and Chinese Architecture*. ## 6. 学术研究 **建筑摄影的文献档案价值** 伯施曼的摄影作品,超越了艺术审美的范畴,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档案价值**(Archival Value)。 在实体建筑(如[[漫山阁]])被毁后,影像成为了存在的唯一证明。这启示我们,**数字化建档**是应对文化遗产灭失风险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 5. 知识库链接 * [[近代]] * [[漫山阁]] * [[关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