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
## 1. 概述
> [!NOTE] 时代艺术
> * 🎨 **宋代山水**:[范宽《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 体现宋代审美)](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33)
> * 🗿 **宋代彩塑**:[晋祠圣母殿宋代侍女像 (太原晋祠博物馆 - 此时期代表作)](http://www.jinci.org.cn/)
[[宋朝]](960-1279年),中国历史上文治昌盛的朝代。但对于[[天龙山石窟]]而言,[[宋朝]]是一个**沉寂与守成**的时期。由于[[晋阳城]]的毁灭([[979年]])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宋代[[天龙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新窟开凿,主要活动集中在对前代洞窟的修缮和妆銮。
## 2. 历史调研
### 2.1 边缘化
* **新城距离**:新[[太原]]城([[唐]]明镇)距离[[天龙山]]较远,信众往来不便。
* **民间化**:赞助主体从皇室/军阀转变为地方士绅和庶民。
* **风格**:现存少量宋代补塑,风格写实,注重服饰细节,富有生活情趣,但缺乏[[唐代]]的宏大气势。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七大地域”
* **遗忘之境**:宋代的[[天龙山]]是**“遗忘之境”**。它像一个没落的贵族,守着祖上的荣光过日子。文人墨客偶尔来访,留下的多是伤春悲秋的感叹。
## 4. 参考文献
* 脱脱. (1345). *宋史*.
* [[李裕群]]. (2003). *[[天龙山石窟]]*.
## 6. 学术研究
**精英文化的转向与石窟艺术的式微**
宋代石窟艺术的整体式微,与**精英文化转向**(Shift of Elite Culture)有关。
宋代士大夫更倾向于禅宗的心性修养和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表达,而非大规模的造像功德。[[天龙山]]在宋代的冷清,反映了[[佛教]]信仰方式从“外在造像”向“内在参悟”的深刻转变。
## 5. 知识库链接
* [[赵光义]]
* [[太平兴国四年]]
* [[晋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