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必烈]]
## 1. 概述
> [!NOTE] 帝王画像
> * 🎨 **忽必烈画像**:[元世祖忽必烈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33)
> * 📜 **八思巴文诏书**:[元代保护寺院圣旨碑 (作为时代背景) -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Yuan_Dynasty_inscriptions)
[[忽必烈]](Kublai Khan,1215-1294年),[[元世祖]],[[元朝]]建立者。他推崇藏传[[佛教]],但也尊崇汉地儒释道。在他的统治下,[[太原]]([[晋宁路]])作为连接大都与西北的枢纽,地位稳固。虽然他没有直接大规模开凿[[天龙山]],但[[元代]]的宗教宽容政策使得[[天龙山]]香火得以延续。
## 2. 历史调研
### 2.1 宗教政策
* **帝师制度**:尊[[八思巴]]为帝师,统领天下释教。
* **保护寺院**:颁布圣旨保护各地寺院财产,[[天龙寺]]可能也受此恩泽。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天龙山]]编年史”
* **草原的鹰**:[[忽必烈]]的灵魂是一只**“草原的鹰”**。它飞过[[天龙山]]时,丢下了一根金色的羽毛,化作了寺院里的一棵[[古柏]]。
## 4. 参考文献
* 宋濂. (1370). *元史·世祖本纪*.
* Rossabi, M. (1988). *Khubilai Khan: His Life and Times*.
## 6. 学术研究
**蒙元[[帝国]]的多元宗教治理**
[[忽必烈]]对[[天龙山]]的影响,是在**蒙元[[帝国]]多元宗教治理**(Pluralistic Religious Governance)框架下实现的。
通过将藏传[[佛教]]置于顶层,同时保护汉地[[佛教]],[[元朝]]成功地利用宗教网络整合了复杂的族群关系。
## 5. 知识库链接
* [[元朝]]
* [[元世祖]]
* [[藏传佛教 (喇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