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 1. 概述
> [!NOTE] 历史对比
> * 📜 **藏经洞文书**:[敦煌遗书 (大英图书馆)](http://www.bl.uk/manuscripts/BriefDisplay.aspx)
> * 📷 **王圆箓道士**:[斯坦因拍摄的王道士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ang_Yuanlu.jpg)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Library Cave at Mogao Grottoes),1900年发现。虽然地理位置不同,但它与[[天龙山石窟]]在**文物流失史**上具有高度的可比性。两者的劫难都发生在20世纪初,都遭受了西方探险家和日本文物商的掠夺,都是中国[[近代]]文化伤痛的象征。
## 2. 历史调研
### 2.1 对比研究
* **流失方式**:[[敦煌]]以文书[[经卷]]为主(斯坦因、伯希和),[[天龙山]]以石刻造像为主([[山中商会]])。
* **学术影响**:都引发了国际性的“[[敦煌]]学”和“[[天龙山]]研究”。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万象灵墟”
* **遥远的哭声**:当[[天龙山]]的佛头落地时,[[敦煌]]的[[经卷]]也在哭泣。两者通过**“灵脉”**相连,共同分担着华夏文明的剧痛。
## 4. 参考文献
* 荣新江. (2001). *[[敦煌]]学十八讲*.
* 谢关强. (2016). *[[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考*.
## 6. 学术研究
**[[近代]]文化遗产危机的整体性考察**
将[[天龙山]]与[[敦煌]]并置,有助于对**[[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危机**进行整体性考察。
这不仅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全球资本主义扩张、[[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与中国本土政治衰败共同作用的**系统性后果**。
## 5. 知识库链接
* [[文物流失海外]]
* [[近代]]
* [[华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