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 (喇嘛教)]] ## 1. 概述 > [!NOTE] 宗教艺术 > * 🎡 **梵式塔**:[五台山白塔 (元代藏传佛教建筑代表) -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hite_Pagoda_Wutai.jpg) > * 🗿 **元代造像**:[元代藏传风格佛像 (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culpture/228321.html) 藏传[[佛教]](Tibetan Buddhism),[[元代]]成为国教。虽然[[天龙山]]主体为汉传[[佛教]]石窟,但在**[[元代]]**,随着[[蒙古]]统治者的推崇,藏传[[佛教]]的影响力渗透到了这里。这主要体现在部分造像的修缮风格、[[法器]]图案以及可能存在的[[密宗]]修法活动中。 ## 2. 历史调研 ### 2.1 传播轨迹 * **官方推广**:元廷在各地推行藏传[[佛教]]。 * **[[并州]]遗痕**:[[太原]]地区(如[[龙山]]、[[天龙山]])出现了一些带有梵式特征的塔或造像。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宗教派系体系” * **红衣喇嘛**:[[元代]]的[[天龙山]]来了许多**“红衣喇嘛”**。他们带来了**“转经筒”**。转经筒的旋转声和汉地僧人的木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 ## 4. 参考文献 * 陈得芝. (1996). *蒙元史研究*. * 谢继胜. (2002). *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 ## 6. 学术研究 **汉藏[[佛教]]艺术的交融区** 山西(特别是[[太原]])是**汉藏[[佛教]]艺术的交融区**。 [[元代]][[天龙山]]虽然没有完全“藏化”,但藏传[[佛教]]作为一种强势的官方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在汉地传统上留下了印记(如造像的身材比例、装饰纹样)。这种**“微观层面的交融”**值得深入发掘。 ## 5. 知识库链接 * [[元朝]] * [[忽必烈]] * [[元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