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魏]] ## 1. 概述 > [!NOTE] 风格对比 > * 🗿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第44窟西魏造像 (甘肃省博物馆)](http://www.gansumuseum.com/) > * 🗺️ **东西对峙**:[西魏东魏对峙形势图 (维基百科)](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astern_Wei_Western_Wei.png) [[西魏]](535-556年),北魏分裂后的西部政权(宇文氏控制)。虽然[[天龙山]]地处[[东魏]]/[[北齐]]控制区([[晋阳]]),但在**[[天龙山石窟]]历史编年史**中,[[西魏]]作为一个时间参照系和竞争对手存在。[[西魏]]的[[麦积山石窟]]与[[东魏]]的[[天龙山石窟]],代表了当时北方[[佛教]]艺术的两个高峰。 ## 2. 历史调研 ### 2.1 地缘竞争 * **东西对峙**:[[西魏]](长安)与[[东魏]](邺城/[[晋阳]])长期交战。 * **艺术交流**:尽管敌对,但[[佛教]]艺术风格(如秀骨清像的消退)在北方呈现出某种同步性,反映了深层的文化潜流。 ## 3. 幻想元素结合 ### 3.1 结合“七大地域” * **西方的阴影**:在[[晋阳]]的视角里,[[西魏]]是**“西方的阴影”**。那是黑旗([[北周]]前身)升起的地方。[[天龙山]]的[[工匠]]们在雕刻时,会刻意避开西方的风格,以此来表达对[[东魏]]的忠诚。 ## 4. 参考文献 * 王仲荦. (1979). *[[魏晋南北朝]]史*. * 宿白. (1996). *中国石窟寺研究*. ## 6. 学术研究 **政治分裂下的艺术平行发展** [[西魏]]与[[东魏]]的对峙,造就了[[佛教]]艺术的**平行发展**(Parallel Development)。 两者同源(北魏),但因地缘政治的隔离而各自演化。比较[[西魏]](麦积山)与[[东魏]]([[天龙山]])的造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关陇集团”**与**“[[晋阳]]-邺城集团”**在审美趣味上的微妙差异(前者更粗犷,后者更细腻)。 ## 5. 知识库链接 * [[东魏]] * [[北周]] * [[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