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 年]] ## 1. 概述 > [!NOTE] 历史证据 > * 📚 **1925年图录**:[山中商会展览图录封面 (Archive.org)](https://archive.org/details/collectionofchin00yama) > * 🖼️ **被售文物**:[第21窟唐代菩萨 (后入藏波士顿美术馆)](https://collections.mfa.org/objects/25855) 1925年既是[[天龙山]][[大规模盗凿]]的尾声,也是流失文物在海外大规模展销的开始。这一年,[[山中商会]]在日本举办了臭名昭著的展览,将从[[天龙山]]掠夺的文物公开展售,标志着[[天龙山]]艺术品正式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流通。 ## 2. 历史调研 ### 2.1 展览事件 * **大阪展览**:1925年,[[山中商会]]在大阪举办“世界古美术展”,[[天龙山]]石佛是重头戏。 * **图录发行**:配合展览,发行了豪华版图录,将这些带血的文物包装成高雅的艺术品。 ### 2.2 国内反应 * **迟到的觉醒**:随着文物流失消息的传开,国内知识界开始警醒。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种抗议显得苍白无力。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最后的掠夺 在1925年初,仍有最后一批文物(如第21窟的[[唐代]]菩萨像)被运下山。此后,由于[[天龙山]]已“无宝可盗”,[[大规模盗凿]]才逐渐平息。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 * **[[幽灵]]数据**:1925年的拍卖图录,成为了数字复原项目中追踪文物流向的关键线索,被称为**“[[幽灵]]数据”**。研究人员通过比对图录上的编号,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角落里揪出了这些流亡的“[[幽灵]]”。 ### 4.2 结合“[[浮空法域]]” * **灵力枯竭**:1925年之后,[[天龙山]]的灵气彻底枯竭。**[[浮空法域]]**的观察者记录道:“地表信号中断,目标区域已静默。”这意味着[[天龙山]]作为连接凡间与天界的通道被物理切断了。 ## 5. 参考文献 * China Daily. (2024). *Digital wizardry makes broken Buddhist statues whole again*. * [[山中商会]]. (1925). *支那古美术展览会图录*. ## 7. 学术研究 **1925年展览:文物的商品化与美学洗白** 1925年的展览是一场精心的**美学洗白(Aesthetic Whitewashing)**。通过精美的灯光、展台和学术解说,[[山中商会]]切断了文物与“盗窃现场”的联系。 佛首被摆放在天鹅绒上,仿佛它们生来就是残缺的艺术品,而不是从身体上被暴力锯下的肢体。这种展示方式成功地消解了购买者的道德负罪感,将一场肮脏的掠夺转化为了一场高雅的收藏活动。 ## 6. 知识库链接 * [[山中商会]] * [[国宝回归]] *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