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7 年]]
## 1. 概述
> [!NOTE] 历史见证
> * 📜 **功德记碑**:[《大唐勿部将军功德记》碑拓片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http://www.zinbun.kyoto-u.ac.jp/)
> * 🗿 **唐代菩萨**:[第9窟唐代菩萨立像 (反映当时造像风格) - 维基共享资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Tianlongshan_Grottoes)
公元707年([[唐景龙元年]]),是[[天龙山]][[唐代]]造像的高峰期之一。据相关碑刻推测,这一年,[[唐]]中宗之女**金枝公主**及其夫婿**窦卢亲王**可能曾出资修缮或开凿[[天龙山石窟]](如第11窟或其他相关功德窟),留下了皇室供养的痕迹。
## 2. 历史调研
### 2.1 皇室供养
* **人物**:金枝公主与窦卢亲王。
* **背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女性皇族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极其活跃。她们通过开窟造像来祈福、积攒功德,同时也彰显政治地位。
* **证据**:虽然直接的造像记可能已风化,但史料中有关于他们在[[并州]]活动的记载,且[[天龙山]][[唐代]]洞窟的精美程度(如第9、17、18窟)暗示了极高规格的赞助人。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唐代]]风格
* **成熟期**:此时的[[天龙山]]造像已完全进入成熟期,即**“[[天龙山式样]]”**。佛像面相圆润丰满,神态典雅高贵,菩萨体态呈“S”形扭动,肌肉质感极强,衣纹流畅若湿衣贴体([[曹衣出水]])。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圣寿法苑”
* **公主的誓愿**:传说金枝公主曾在[[天龙山]]许下**“永世红妆”**的誓愿。她希望自己的美貌能像石窟中的菩萨一样,穿越千年而不朽。因此,第X窟(虚构或指代某特窟)的菩萨像面容,便是以公主为原型雕刻的。
### 4.2 结合“宗教派系体系”
* **净土信仰**:707年的造像多表现西方净土变或弥勒上生经变,反映了当时皇室对**西方极乐世界**或**兜率天宫**的向往,试图在死后进入一个由佛主宰的理想国。
## 5. 参考文献
* Harry, V. (2005). *Tang Dynasty Sculpture and the Role of Royal Patronage*.
* 罗世平. (2000). *[[唐代]][[佛教]]美术研究*.
## 6. 参考文献
* [[唐景龙元年]]
* “[[天龙山式样]]”
* [[唐朝]]
## 7. 学术研究
**性别与赞助:[[唐代]]女性皇族的造像活动**
707年前后的造像活动,提供了一个观察**[[唐代]]女性政治权力与宗教赞助**关系的窗口。
与[[北朝]]时期多由男性君主或武将主导不同,[[唐代]](特别是武周遗风下)女性赞助人比例显著上升。她们通过创造柔美、华丽且具有女性气质的菩萨形象(如十一面观音),在男性主导的[[佛教]]神谱中嵌入了**女性的审美与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