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 年]] ## 1. 概述 > [!NOTE] 历史地图 > * 🗺️ **安史之乱**:[安禄山进军路线图 (维基百科)](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_Lushan_Rebellion_map.png) > * 🖼️ **未完工造像**:[天龙山晚期未完工石窟遗迹 (芝加哥大学项目)](https://caea.uchicago.edu/tianlongshan)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几乎摧毁[[唐]]王朝的政治大地震,也成为了[[天龙山石窟]]历史的转折点。作为“北都”[[太原]](北京)的宗教圣地,[[天龙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战乱的冲击,大规模的皇家造像工程骤然停滞,标志着[[天龙山]]艺术盛期的终结。 ## 2. 历史调研 ### 2.1 战乱影响 * **[[太原]]防务**:[[安禄山]]起兵范阳,[[太原]]作为[[河东]]重镇,首当其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光弼曾在此指挥著名的[[太原]]保卫战。 * **工程中断**: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工匠]]逃散。许多原计划开凿的洞窟被迫停工(考古发现部分洞窟留有未完成的毛坯痕迹)。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烂尾工程 * **未完成窟**:在[[天龙山]]晚期洞窟中,可以看到一些仅凿出大样、未及精雕的造像,这些“化石”定格了755年那个慌乱的瞬间。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永夜星都]]” * **魔星降世**:**[[永夜星都]]**将755年标记为**“魔星降世”**之年。[[安禄山]]被视为乱世魔王(可能是异域邪神的化身),他的战鼓声震碎了[[天龙山]]的宁静。 * **血色残阳**:传说那一年的夕阳每一天都是血红色的,照在石窟佛像的脸上,仿佛佛也在流血泪。 ### 4.2 结合“七大地域”之“[[龙城]]” * **龙战于野**:[[太原]]作为龙城,是李[[唐]]龙脉所在;而[[安禄山]]代表的幽燕之气则是试图吞噬龙脉的黑蛇。两者在[[太原]]上空展开了殊死搏斗,导致[[天龙山]]灵气大损。 ## 5. 参考文献 * Pulleyblank, E. G. (1955).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shan*. * [[太原]]市文物局. (2010). *[[太原]]历史文化概览*. ## 7. 学术研究 **战乱对艺术生产的阻断机制** [[安史之乱]]对[[天龙山]]的打击是结构性的。它不仅切断了资金链(皇室不再有余力供养),更摧毁了**[[工匠]]组织网络**。 许多掌握顶尖技艺的[[宫廷]]匠师在战乱中流散或死亡,导致“[[天龙山式样]]”的高超技艺出现断层。此后的中[[晚唐]]造像,虽然仍有延续,但无论气魄还是精细度,都无法与[[盛唐]]同日而语,呈现出明显的**粗鄙化与地方化**趋势。 ## 6. 知识库链接 * [[安史之乱]] * [[龙城]]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