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1–979 年]]
## 1. 概述
> [!NOTE] 历史遗存
> * 📜 **北汉碑刻**:[《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拓片 (相关学术论文)](https://www.cnki.net/)
> * 🗺️ **北汉疆域**:[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维基百科)](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ater_Han_949_CE.png)
951年至[[979年]],是[[五代十国]]中**[[北汉]]**(Northern Han)政权的统治时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政权,定都[[太原]]。尽管国小民贫、战火连年,但[[北汉]]统治者([[刘崇]]、[[刘继元]]等)笃信[[佛教]],视[[天龙山]]为护国神山,使其在乱世中依然保持了香火,甚至留下了珍贵的修缮记录。
## 2. 历史调研
### 2.1 [[北汉]][[佛教]]
* **护国信仰**:[[北汉]]处于辽([[契丹]])与[[后周]]/[[北宋]]的夹缝中,生存压力极大。统治者寄希望于佛力护佑国祚,因此对[[晋阳]]周边的寺院(如[[天龙山]][[天龙寺]]、蒙山大佛)极为推崇。
* **持续维护**:史料记载,[[北汉]]皇室曾多次拨专款修缮[[天龙山]]寺院,并在第9窟前重修楼阁(即[[漫山阁]]的前身)。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遗存特征
* **碑刻**:[[天龙山]]现存有[[北汉]]时期的碑刻(如[[《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是研究[[北汉]]历史及[[佛教]]活动的绝佳一手资料([[北汉]]史料存世极少)。
* **造像**:这一时期的造像风格趋于保守,多沿袭[[晚唐]]余韵,但因财力限制,规模较小,工艺略显粗糙。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最后龙息**:[[北汉]]被描述为依附于[[天龙山]]**“最后龙息”**苟延残喘的政权。他们的每一场胜利(如击退赵匡胤的进攻),都被认为是献祭了[[天龙山]]的灵力换来的。
* **铁血佛国**:为了生存,[[北汉]]将[[佛教]]与军事结合,僧兵成为了守卫[[晋阳城]]的重要力量。[[天龙山]]不仅是佛寺,也是**秘密兵工厂**和**情报中心**。
## 5. 参考文献
* 欧阳修. (1073). *新[[五代]]史·[[北汉]]世家*.
* [[李裕群]]. (2003). *[[天龙山石窟]]*.
## 7. 学术研究
**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宗教生存策略:[[北汉]]个案**
[[北汉]]时期[[天龙山]]的兴衰,展示了**宗教在极端地缘政治环境下的生存策略**。
一方面,政权需要宗教提供合法性(神权护佑)和心理慰藉;另一方面,宗教机构也依赖政权的庇护来抵御战乱。这种**“政教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在[[北汉]]表现得尤为悲壮——当[[太原]]城最终被[[北宋]]攻破并焚毁时,[[天龙山]]的辉煌也随之黯淡,进入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沉寂期。
## 6. 知识库链接
* [[北汉]]
* [[刘崇]]
* [[五代十国]]
* [[《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