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 年]] ## 1. 概述 > [!NOTE] 营造记录 > * 📜 **建楼碑铭**:[北汉广运二年碑刻拓本 (北京图书馆藏)](http://nlc.cn/) > * 🏗️ **楼阁复原**:[第9窟前廊建筑结构复原图 (中国营造学社)](http://www.arch.tsinghua.edu.cn/) 公元975年([[北汉]]广运二年),在[[北汉]]政权风雨飘摇之际,[[天龙山]]却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建设活动——**新建[[天龙寺]][[千佛]]楼**。这一事件通过现存的[[《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被精确记录下来,成为[[五代]]时期[[天龙山]][[佛教]]活动的确证。 ## 2. 历史调研 ### 2.1 碑铭解读 * **名称**:[[《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 * **内容**:记载了重修第9窟前木构楼阁([[漫山阁]])的经过,以及在楼内铸造铁质[[千佛]]像的盛况。 * **发起人**:由寺院僧团发起,得到了[[北汉]]皇室及地方官员的支持。 * **意义**:证明了在第9窟(大佛窟)前,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有了宏伟的保护性建筑([[漫山阁]]的前身)。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建筑形制 * **[[千佛]]楼**:根据碑文描述,这是一座多层的木构楼阁,依山而建,覆盖在第9窟大佛及上层第9窟上,气势雄伟。“[[千佛]]”可能指楼内壁画或供奉的小型铸铁佛像。 ## 4. 幻想元素结合 ### 4.1 结合“万象灵墟” * **万魂之塔**:在**万象灵墟**的传说中,975年建立的[[千佛]]楼实际上是一座**“万魂之塔”**。铸造的每一尊铁佛,都封印着一个战死士兵的亡魂。[[北汉]]试图利用这些亡魂的力量,构建一道灵能防线,抵御南面大宋真龙(赵匡胤)的吞噬。 ### 4.2 结合“技法细节” * **铸铁为骨**:不同于石雕,[[千佛]]楼强调**铁**的使用。幻想设定中,这是一种特殊的**“血铁工艺”**,将战场上收集的残兵败将的兵器熔化,铸造成佛像,带有强烈的杀伐之气。 ## 5. 参考文献 * 金申. (2005). *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 * 碑文拓片. (975). *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 ## 7. 学术研究 **末世营造:[[北汉]][[千佛]]楼建设的社会心理分析** 975年距离[[北汉]]灭亡([[979年]])仅剩四年。在国家即将覆灭的时刻,耗费巨资兴建[[千佛]]楼,反映了一种**“末世救赎”**的集体社会心理。 这不再是盛世的炫耀,而是绝望中的祈祷。人们通过营造巨大的宗教纪念碑,试图在不确定的动荡世界中寻找确定的精神支柱,或者说是为即将到来的毁灭预设一座庄严的墓碑。 ## 6. 知识库链接 * [[《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 * [[漫山阁]] * [[北汉]] * [[第 9 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