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坐姿势的佛陀]]
## 1. 概述
**倚坐姿势**(Pralambapadasana),又称“善嘎坐”或“欧洲式坐姿”,即双腿自然下垂坐于座上(类似[[现代]]人坐椅子的姿态)。在[[天龙山石窟]]的图像谱系中,这是**[[弥勒佛]]**(Maitreya)最具标志性的造像姿态。
这一姿势区别于[[释迦牟尼佛]]常见的**结跏趺坐**(盘腿[[禅定]]),具有明确的教义指向:它象征着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成佛,不再是静观的修行者,而是即将**“以此身”**行走于大地、积极救度众生的**未来救世主**。
## 2. 历史调研
### 2.1 样式来源与传播
* **渊源**:源于古印度(如巴尔胡特、阿玛拉瓦蒂)和中亚贵族/王者的坐姿,象征**世俗权威**与**行动力**。
* **[[天龙山]]的演变**:
* **[[北齐]]**:倚坐像已开始出现(如第 1 窟),多表现为交脚或半盘。
* **[[唐代]]**:随着弥勒信仰在初[[唐]]的极度盛行(与[[武则天]]政治宣传有关),标准的善嘎倚坐像成为主流。[[第 9 窟]][[漫山阁]]下层的原本主尊即为巨大的倚坐弥勒。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空间与视角的适应
* **[[第 9 窟]][[漫山阁]]**:
* **原状**:考古推测,[[第 9 窟]]下层原本供奉的是一尊高达 10 余米的倚坐弥勒像(现仅存残迹,现在的十一面观音为后世重塑或误读)。
* **视觉效果**:倚坐姿势使得佛像在**垂直方向**上更加舒展。在进深较浅但高度极高的[[漫山阁]]中,这种姿态能有效利用空间,给仰视的信徒带来强烈的**视觉压迫感**和崇高感——仿佛大佛正坐在云端俯视众生。
## 4. 技法细节
### 4.1 透视与解剖
* **透视缩减 (Foreshortening)**:倚坐像的大腿部分水平向前伸出,小腿垂直下垂。从正面低处仰视,大腿部分会产生强烈的透视缩短。
* **处理手法**:[[天龙山]][[工匠]]巧妙地利用**衣纹的垂坠感**(U 形纹)来暗示膝盖和大腿的结构,既交代了解剖关系,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比例失调。足下通常踏有**双莲台**,增加了构图的稳定性。
## 5. 图像学分析
### 5.1 行动的预备态
* **随时站起**:相比于稳固锁死的结跏趺坐,倚坐更像是一种**“准备站起”**的姿势。
* **教义隐喻**:它暗示了[[弥勒佛]]**积极救世**的紧迫感——他不是在彼岸入定,而是随时准备起身,介入此岸的历史进程,建立“[[龙华三会]]”的人间净土。这反映了[[唐代]][[佛教]]**入世转向**的时代精神。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强袭形态”
在**[[[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的灵能机甲分类中,倚坐佛像被归类为**“强袭型 (Striker Class)”**。
* **弹射起步 (Catapult Launch)**
* **设定**:倚坐的姿势实际上是**弹射起步**的预备态。
* **战术**:当防空警报拉响,佛像足下的莲台会喷射出高压反重力气流。巨大的石像瞬间解除锁定,像火箭一样弹射升空,拦截空中的恶魔。
* **重力践踏 (Gravity Stomp)**
* **设定**:下垂的双腿是强力的**近战武器**。
* **技能**:利用巨大的自重(数百吨)配合灵力加速,一记“如来神脚”从天而降,可以产生**地震波**,踏平任何攻城的攻城锤或魔兽军团。
* **王座模式**
* 在非战斗状态下,倚坐佛像是**移动指挥塔**。其膝盖平台可以停靠小型的[[飞天]]侦察兵。
## 7. 参考文献
* 宫治昭. (2013). *[[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 文物出版社.
* [[李裕群]]. (2003). *[[天龙山石窟]]*. 文物出版社.
* Lee, J. (2010).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Brill.
* Soper, A. C. (1959).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rtibus Asiae.
## 9. 学术研究
### 9.1 身体姿势的政治神学
倚坐弥勒在初[[唐]]至[[盛唐]]的突然爆发,绝非偶然的艺术趣味变化,而是**政治神学**运作的结果。
[[武则天]]利用《大云经》宣称自己是弥勒下生,为其登基制造合法性。倚坐弥勒像所展现的**威严(君王坐姿)**、**统治力**和**入世精神**,完美契合了武周政权的政治宣传需求。
[[天龙山]][[第 9 窟]]的巨大倚坐像,很可能就是这一**国家意志**在地方上的投射。它不再仅仅是宗教偶像,更是一座**政治纪念碑**,宣告了女性统治者(武皇)作为救世主的降临。
## 8. 知识库链接
* [[三世佛像]]
* [[弥勒佛]]
* [[第 9 窟“漫山阁”]]
* “[[天龙山样式]]”
* [[交脚弥勒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