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龙]]
## 1. 概述
**[[天龙]]** (Tianlong/Heavenly Dragon)一词在[[天龙山]]语境下有双重含义:
1. **山名**:[[天龙山]]原名方山,[[北齐]][[高洋]]建[[天龙寺]]后,山因寺名。
2. **护法神**:[[天龙八部]](Devas and Nagas),其中“天”指天众,“龙”指龙众(Naga)。它们是[[佛教]]的护法军团。
## 2. 历史调研
### 2.1 命名传说
- **神话**:相传[[北齐]][[高洋]]在山上见到天红龙现身(或有神灯指引),故改山名为[[天龙山]],并建寺修窟。这反映了当时 **皇权神授** 的政治宣传需求。
- **龙王信仰**:在民间信仰中,龙是司雨之神。[[天龙山]]因多泉水、林木茂盛,被视为龙王居住的灵地。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龙的形象
- **龛楣装饰**:在石窟的拱门上方,常雕刻有双龙交缠的图案。这些龙通常表现为兽身(有足)、鳞片覆盖、长吻张口的形象,既有印度那伽(Naga)的影子,更多保留了中国本土龙的特征。
## 4. 技法细节
### 4.1 动势
- **腾云驾雾**:[[工匠]]通过刻画流动的云气和龙身的扭曲,表现出龙 **腾飞** 的动势。这种充满张力的线条,增强了石窟入口的神圣感和威严感。
## 5. 图像学分析
### 5.1 护法与降魔
- **功能**:作为[[天龙八部]]之一,龙众的主要职能是 **守护佛法** 和 **降伏外道** 。在石窟中,它们通常位于边缘或入口处,充当“守门人”的角色。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召唤兽”
在 **[[[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 的战斗系统中,[[天龙]]是 **“Ultimate Summon(终极召唤兽)”** 。
- **召唤条件**:集齐七颗“[[摩尼]]珠”后方可召唤。
- **技能**:**“[[天龙]]吐息(Dragon Breath)”** 。对前方锥形区域造成巨额水/雷属性伤害,并附带“湿透/麻痹”效果。
## 7. 参考文献
- 赵世瑜. (2002). *狂欢与日常*. 三联书店.
- 荒川宏. (1998). *龙的图像学*. 形象社.
## 9. 学术研究
### 9.1 龙的跨文化融合
[[佛教]]的“龙”(Naga,实为眼镜蛇神)传入中国后,与本土的“龙”(Dragon,皇权/雨水象征)发生了 **完美的融合** 。[[天龙山]]的“[[天龙]]”概念,正是这种跨文化误读与重构的产物。它既保护佛法,也保护大齐/大[[唐]]的江山社稷。
## 8. 知识库链接
- [[祥禽瑞兽]]
- [[天人感应]]
- [[天命]]
- “[[天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