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秦]] ## 1. 概述 **[[姚秦]]** (384-417 年),即 **后秦** ,是十六国时期羌族姚氏建立的政权,定都长安。虽然它在时间上早于[[天龙山石窟]]的开凿([[东魏]]/[[北齐]]),但[[姚秦]]时期鸠摩罗什大规模译经,确立了中国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北方[[佛教]](包括[[天龙山]])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 2. 历史调研 ### 2.1 [[佛教]]黄金时代 - **国师鸠摩罗什**:姚兴尊鸠摩罗什为国师,在长安逍遥园设立国立译场,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等核心经典。 - **长安模式**:[[姚秦]]长安成为了当时东亚[[佛教]]的中心。其[[佛教]]艺术模式(长安模式)向东辐射,影响了北魏平城([[云冈]])和洛阳(龙门),进而间接影响了[[晋阳]]([[天龙山]])。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风格溯源 - **凉州模式与长安模式**:[[天龙山]]的早期风格可以追溯到[[云冈]],而[[云冈]]的风格源头之一就是[[姚秦]]长安和凉州。可以说,[[姚秦]]是[[天龙山]]艺术的 **远祖** 。 ## 4. 技法细节 ### 4.1 经像结合 - **经典依据**:[[姚秦]]时期翻译的经典,成为了后来造像的 **脚本** 。例如,[[天龙山]]的维摩诘经变,直接依据的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 5. 图像学分析 ### 5.1 汉胡融合 - **先声**:[[姚秦]]时期,[[佛教]]开始尝试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结合。这种 **汉胡融合** 的趋势,在[[北朝]]得到继承,并在[[天龙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远古遗物” 在 **[[[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 的道具系统中,[[姚秦]]是 **“Ancient Era(远古时代)”** 。 - **罗什译本**:找到“罗什亲笔译本(手稿)”是最高级别的任务物品。它拥有 **“正本清源”** 的能力,可以修正所有被篡改的经文(Bug)。 - **长安旧梦**:使用道具“长安古砖”,可以开启一段回忆副本,重现鸠摩罗什在逍遥园译经的盛况。 ## 7. 参考文献 - 汤用彤. (1997).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僧肇. (2010). *肇论*. 中华书局. ## 9. 学术研究 ### 9.1 翻译与传教的政治化 [[姚秦]]政权对[[佛教]]的大力扶持,并非单纯出于信仰,更是为了 **统战** (笼络各族人心)和 **文化建设** 。这种 **“政治利用[[佛教]]”** 的模式,被后来的北魏、[[东魏]]、[[北齐]]、[[唐朝]]完美继承,成为了中国中古政治的一大特色。 ## 8. 知识库链接 - [[大智度论]] - [[心经]] - [[法华经]] -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