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像]]
## 1. 概述
**[[尊像]]**(Icon / Pratima),即[[佛教]]的崇拜对象。在[[天龙山石窟]]中,它特指那些被供奉在佛龛内的佛、菩萨、弟子等神圣形象。
[[尊像]]的本质是**“神的在场”**。对于信徒而言,这些石头雕刻的形体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佛陀法身的**物质载体**。通过“开光”仪式,凡石转化为圣体,具备了感应和救度的神力。
## 2. 历史调研
### 2.1 像教
* **设像传教**:[[佛教传入]]中国后,被称为“像教”。相比于深奥的教理,直观的[[尊像]]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
* **灵验记**:[[唐代]]流传着大量关于瑞像(如会流汗、放光、行走的佛像)的传说,强化了[[尊像]]的神秘感和权威性。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视线控制
* **仰视**:[[尊像]]通常被安置在高台上,体量往往大于真人。这种空间设计强迫观者采取**仰视**的角度,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渺小感和敬畏感。
## 4. 技法细节
### 4.1 理想化身体
* **三十二相**:[[工匠]]严格按照佛经中关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描述来塑造[[尊像]](如肉髻、长耳、手足缦网)。这是对**完美人体**的宗教想象,超越了世俗的解剖学。
## 5. 图像学分析
### 5.1 法身与色身
* **中介**:[[尊像]]是连接**法身**(无形的真理)与**色身**(有形的物质)的中介。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神降容器”
在**[[[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的召唤系统中,[[尊像]]是**“神降容器 (Avatar Vessel)”**。
* **建造与激活**
* **步骤**:玩家首先需要收集材料(灵石、金箔)建造一尊“素胎”[[尊像]]。
* **开光**:举行盛大的“开眼法会”,注入高纯度的灵能,**激活**[[尊像]]。
* **巨像兵器**
* **终极技能**:**“佛动山河”**。
* **效果**:玩家可以暂时**操控**巨大的[[尊像]]进行战斗。[[尊像]]拥有独立的 HP 条和毁灭性的技能(如“如来神掌”),持续时间结束后[[尊像]]进入冷却休眠。
## 7. 参考文献
* Sharf, Robert H. (2001). *Coming to Terms with Chinese Buddhism*. (关于偶像崇拜的论述)
* Wu, Hung. (1996).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 Faure, Bernard. (1991). *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
## 9. 学术研究
### 9.1 偶像的在场与缺席
[[尊像]]研究的核心悖论在于**“在场与缺席”**(Presence and Absence)。
佛陀已经[[涅槃]](缺席),但[[尊像]]让他似乎仍在(在场)。[[天龙山]]的每一尊佛像,都是一次**“召唤亡灵”**的尝试——试图通过物质的形式,将那个已经离去的绝对者重新拉回到当下的时空中。这种对“在场”的极度渴望,构成了宗教艺术最深层的心理动力。
## 8. 知识库链接
* [[以肉服势]]
* [[圣人]]
* [[唐代盛极]]
* [[增凿了一尊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