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 ## 1. 概述 **[[师父]]**(Master / Guru),在[[佛教]]传统中,指代传授佛法、指引修行的导师。 在[[天龙山]]的历史中,虽然缺乏像六祖慧能那样光耀千古的单一祖师,但无疑存在着一个**僧团谱系**。从[[北齐]]的开山祖师到[[唐代]]的住持高僧,一代代[[师父]]通过**“以心传心”**的方式,将佛法的火种(以及石窟营造的愿力)延续了下来。 ## 2. 历史调研 ### 2.1 师资相承 * **传承**:[[佛教]]极其重视法脉传承。[[天龙山]]作为皇家寺院,其历代住持往往是由朝廷任命的**高僧大德**(如来自长安的名僧),他们不仅精通教义,还具备极高的政治智慧。 * **依止**:弟子必须严格依止[[师父]],[[师父]]的言行就是活的教科书。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祖师塔 * **墓塔**:在[[天龙山]]周围的山林中,散落着历代高僧的**墓塔**(浮屠)。这些塔不仅是[[师父]]的埋骨之所,也是后世弟子缅怀和祭奠的圣地,构成了石窟之外的另一重神圣空间。 ## 4. 技法细节 ### 4.1 肖像雕塑 * **高僧像**:虽然不如佛像普遍,但[[唐代]]石窟中开始出现写实风格的**高僧像**(如[[第 8 窟]]附近)。这些雕像捕捉了[[师父]]个人的面貌特征和精神气质,是个性化艺术的萌芽。 ## 5. 图像学分析 ### 5.1 传法图 * **授记**:在一些壁画或浮雕中,描绘了佛陀向弟子摸顶授记的场景,这象征了佛法智慧的代际传递。在现实中,这也隐喻了[[师父]]对弟子的认可与授权。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师徒系统” 在**[[[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的社交玩法中,[[师父]]是**“导师系统 (Mentorship System)”**。 * **拜师仪式** * **条件**:等级 > 60 级的玩家可以收等级 < 20 级的玩家为徒。 * **流程**:在[[圣寿寺]]大殿举行正式的**“拜师礼”**,双方签订契约。 * **传功** * **互动**:[[师父]]每天可以对徒弟进行一次**“传功”**,徒弟获得大量经验值,[[师父]]获得“师德值”(可兑换稀有称号和外观)。 * **出师**:当徒弟达到 60 级时,举行“出师礼”,双方获得绝版纪念品。 ## 7. 参考文献 * McRae, John R. (2003). *Seeing through Zen*. * Welter, Albert. (2006). *Monks, Rulers, and Literati*. * 陈垣.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 9. 学术研究 ### 9.1 活的传统 [[佛教]]不仅仅是写在经书上的文字,更是通过**“人”**([[师父]])来承载的**活的传统**(Living Tradition)。 在没有[[现代]]教育体系的古代,[[师父]]是知识、道德和技艺的唯一来源。[[天龙山石窟]]的每一次扩建、每一尊佛像的开凿,背后都有一位[[师父]]的决策和一群弟子的执行。师徒关系,是维系这个宗教社群运转的**最基本社会细胞**。 ## 8. 知识库链接 * [[古谭禅师]] * [[善导大师]] * [[悬崖禅师]] * [[戒定慧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