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 ## 1. 概述 **[[帝国]]**(Empire),在[[天龙山]]的语境下,特指**大[[唐]][[帝国]]**(以及之前的[[北齐]])。 [[天龙山石窟]]不是民间的自发信仰产物,而是**[[帝国]]意志**的纪念碑。它是皇权通过宗教形式进行自我确认和对外展示的工具。从开凿规模、艺术水准到管理体制,[[天龙山]]都深深打上了[[帝国]]的烙印——它是石头上的大[[唐]],是凝固的盛世。 ## 2. 历史调研 ### 2.1 政治功能 * **合法性**:[[帝国]]通过赞助[[佛教]],将皇帝塑造为“转轮圣王”,从而获得超越世俗的**神圣合法性**。 * **外交**:宏伟的石窟也是展示国威的**外交舞台**。外国使节在参拜石窟时,会被大[[唐]]的富庶和文化所震慑。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皇家规制 * **等级**:[[第 9 窟]]([[漫山阁]])巨大的体量和类似皇宫殿堂的结构,明显超越了民间财力所能企及的极限,只有**国家机器**才能动员如此庞大的资源。 ## 4. 技法细节 ### 4.1 标准化 * **样式输出**:[[帝国]]制定了统一的**造像样式**(如长安模式),并通过粉本(样稿)分发到全国。[[天龙山]]作为北都的皇家工程,忠实地执行了这种[[帝国]]标准,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文化控制力。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君临天下 * **气场**:[[唐代]]大佛那种**俯视众生、从容不迫**的气度,正是大[[唐]][[帝国]]在世界舞台上自信心态的视觉化身。佛的脸,就是[[帝国]]的脸。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元阵营” 在**[[[天龙山]] 圣寿法苑](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天龙山]] 圣寿法苑.md)**的政治架构中,[[帝国]]是**“元阵营 (Meta-Faction)”**。 * **[[帝国]]功勋** * **机制**:玩家通过击杀叛军、捐献物资,可以获得**“[[帝国]]功勋值”**。 * **晋升**:功勋值决定了玩家的爵位(平民 -> 骑士 -> 勋爵 -> 将军)。高爵位玩家可以调动 NPC 卫兵,甚至向某个区域征税。 * **国战系统** * **活动**:**“[[帝国]]远征”**。全服玩家集结,远征异域(如[[[永夜星都]]](d:\OBSIDIAN\Shang\量量大电影\3. 七大地域\[[永夜星都]].md)),争夺新的领土和资源点。 ## 7. 参考文献 * Wechsler, Howard J. (1985). *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 * Xiong, Victor Cunrui. (2000). *Sui-Tang Chang'an*. *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9. 学术研究 ### 9.1 宗教的国家化 [[天龙山]]展示了**宗教的国家化**(Nationalization of Religion)过程。 在这里,[[佛教]]不再仅仅是出世的解脱道,更被整合进了[[帝国]]的意识形态机器中。石窟成为了**“神圣的行政中心”**,佛陀成为了[[帝国]]的**“终极保护人”**。这种[[政教合一]]的尝试,极大地增强了[[唐代]]社会的凝聚力,但也使得[[佛教]]的命运与[[帝国]]的兴衰深度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8. 知识库链接 * [[唐代大都]] * [[北齐文宣帝]] * [[王权意志]] * [[宣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