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三会]] (The Three Assemblies of Dragon Flower)
## 1. 概述
**[[龙华三会]]**(Three Assemblies under the Dragon Flower Tree),是弥勒信仰(Maitreya Belief)的核心终世论图景。
据佛经记载,当未来佛**弥勒**(Maitreya)下生人间成佛时,将在**龙华树**下举行三次盛大的说法大会,分别度化九十六亿、九十四亿、九十二亿众生,令其证得阿罗汉果。这一预言描绘了一个**“大同世界”**和**“集体救赎”**的宏伟蓝图,在[[北朝]]至[[唐代]]的北方地区(包括[[天龙山]])拥有极高的信仰热度,常被被统治者利用作为改朝换代的政治神话。
## 2. 历史调研
### 2.1 信仰的流行
* **乱世的渴望**:[[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人们对现世绝望,转而渴望弥勒早日下生,建立人间净土。
* **政治利用**:
* **北魏/[[北齐]]**:民间常有“法庆”等以“新佛出世”为号召的起义。
* **[[武则天]]**:利用《大云经》自称为弥勒下生,以此论证女性称帝的合法性。[[天龙山]][[唐代]](特别是[[第 9 窟]])巨大的弥勒造像,正是这一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弥勒造像
* **交脚弥勒**:[[北朝]]早期流行**交脚菩萨像**(如[[云冈]]),象征弥勒在兜率天宫说法。
* **倚坐佛像**:[[唐代]](如[[天龙山]][[第 9 窟]])流行**善盘膝(倚坐)佛像**,双脚踏地,象征弥勒已经**下生人间**成佛。这种姿态的变化,反映了信仰重心的转移——从向往天宫到渴望人间净土。
## 4. 技法细节
### 4.1 未来的庄严
* **体量巨大**:[[弥勒佛]]像通常体量巨大(如[[第 9 窟]]高约 8 米),以体现其**“未来主宰”**的宏伟气魄。
* **神态安详**:不同于[[释迦牟尼]]的苦行或说法像,弥勒像往往面带**极度的自信与安详**,眼神俯视,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没有痛苦的美好未来。
## 5. 图像学分析
### 5.1 秩序的重构
* **从苦难到大同**:[[龙华三会]]的图像叙事,本质上是一种**线性时间观**的胜利。它告诉信徒,苦难是暂时的,历史终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时刻。这种**乌托邦**式的承诺,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力。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的“全服重置事件”
在**[[圣寿法苑]]**的服务器历史中,[[龙华三会]]被预言为**“全服大重置 (The Great Reset)”**。
* **预言代码**
* **设定**:弥勒并非仅仅是神,而是**下一代系统架构师**(System Architect v2.0)。
* **机制**:[[龙华三会]]是三次**“补丁分发”**。所有未能通过“三会”验证的账号(恶业众生),将被永久删除数据;通过验证的账号(善业众生),将保留记忆并在新版本中获得“阿罗汉”权限(无敌模式)。
* **龙华树 (The Server Tree)**
* **实体**:这棵树不是植物,而是一座巨大的**生物量子计算机**。当它的花朵(逻辑门)完全展开时,将释放出覆盖全球的**修正波**,改写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消除饥饿、疾病和战争。
* **等待者 (The Waiters)**
* **派系**:一群狂热的“弥勒信徒”。他们囤积资源,修炼“唯识”技能,不是为了现在的战斗,而是为了在“重置”发生时抢占先机。
## 7. 参考文献
* Sponberg, A., & Hardacre, H. (1988).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李玉珉. (1985). *中国[[佛教]]美术史纲*.
* 陈寅恪. (2001). *武曌与[[佛教]]*. (关于政治利用)
## 9. 学术研究
### 9.1 弥勒信仰的政治神学
[[龙华三会]]不仅是宗教救赎,更是中国古代**“革命的神学”**。
因为它预言了**“旧秩序的必然终结”**和**“新秩序的必然到来”**,所以它既可以成为统治者(如[[隋文帝]]、[[武则天]])粉饰太平、自我神化的工具(自比弥勒),也可以成为底层民众(如[[白莲教]])推翻暴政的理论武器。[[天龙山]]的弥勒大像,正是这种**极具张力的政治神学**在石头上的凝固——它既是皇权的纪念碑,也隐含着对现状不满、渴望变革的潜台词。
## 8. 知识库链接
* [[弥勒佛]]
* [[第 9 窟“漫山阁”]]
* [[唐代盛极]]
* [[唯识宗]]
* [[交脚弥勒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