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火礼]] (The Rite of Sacred Fire)

## 1. 概述
[[圣火礼]](The Rite of Sacred Fire),是[[永夜星都]]日常礼仪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仪式。它源自古波斯[[祆教]](Zoroastrianism)的拜火传统,经过地底环境的改造,演变为一种结合了“火水洁净”、“理性守序”与“公共服务”的社会仪式。不同于[[噬日礼]]的血腥与极端,[[圣火礼]]强调的是日常的伦理实践与对光明的温和守护。
## 2. 历史调研
### 2.1 渊源
* **[[祆教]]传统**:[[祆教]]崇拜火为阿胡拉·马兹达(智慧之主)的儿子,象征真理与秩序(Asha)。火庙中的圣火永不熄灭,由祭司以此保持洁净。
* **[[唐代]]传播**:[[唐代]]长安建有[[祆祠]],[[流亡者]]将这一习俗带入地下,并与[[佛教]]的“燃灯供佛”相结合。
### 2.2 演变
* **初期**:单纯的照明与取暖仪式。
* **中期**:被赋予政治意义,火代表教团的权力,熄灭圣火是死罪。
* **新政时期**:被重新诠释为“护生之火”,强调火的公共服务属性(照明、烹饪、温暖)。
## 3. 仪式流程
### 3.1 准备阶段:洁净
* **净水洗礼**:主祭祭司([[典仪祭司]])需先用经过过滤的净水清洗手、脸与祭器。
* **白灰辟邪**:用特制的白灰(骨灰与石灰混合)洒在[[祭坛]]周围,象征隔离污秽。
### 3.2 核心阶段:供火
* **添油**:祭司将混合了香料的鲸油或植物油缓慢注入[[圣火盆]],动作需极其稳定,象征“情绪的控制”。
* **诵祷**:全体信徒低声诵读《光明颂》或《护火文》,声波在[[回音祷告厅]]中共振。
* **观火**:信徒凝视火焰,进行冥想,反思一日的言行是否违背了“真理”。
### 3.3 结束阶段:分火
* **传递**:祭司从[[圣火盆]]中引出火种,点燃信徒手中的[[冥河星灯]]。这象征着将核心的真理分发给每一个体,照亮归途。
## 4. 技法细节:火的物理学
### 4.1 燃料配方
* **圣油**:由鲸油(主燃)、松脂(助燃)、迷迭香油(香气)与微量**金属盐**(调节火焰颜色)调配而成。
* **焰色**:标准的圣火应呈现**金黄色带有蓝心**。若火焰发黑或冒烟,被视为不祥或燃料不纯。
### 4.2 控温与通风
为了防止在封闭空间内消耗过多氧气或产生烟雾,[[圣火盆]]上方设有专门的**热回收罩**与通风管,将废热用于加热公共澡堂的水,体现了“能源循环”的生态智慧。
## 5. 社会隐喻:伦理与秩序
### 5.1 火即真理
在黑暗中,火是唯一的可见性来源。守护圣火即是守护真理与文明。任何让火熄灭的行为(无论是疏忽还是恶意)都被视为对集体的背叛。
### 5.2 温暖的政治
[[圣火礼]]不仅是宗教仪式,也是**社会福利**的分发。通过“分火”与废热利用,教团为底层民众提供了必要的生存资源(光与热),从而换取了他们的感激与服从。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灵火**:高阶祭司能通过咒语召唤“冷火”(Cold Fire),这种火只发光不发热,甚至能冻结物体,用于特殊封印。
* **火中预言**:[[占星祭司]]能从火焰跳动的节奏与形状中解读未来的吉凶(Pyromancy)。
### 6.2 剧情钩子
* **圣火熄灭**:守护圣火的祭司被谋杀,圣火熄灭。这引发了全城的恐慌与信仰危机。主角必须在火种彻底冷却前找到替代火源(传说中的陨星火种)。
* **毒火阴谋**:有人在圣油中投毒,燃烧产生的烟雾让所有参加仪式的人产生了集体幻觉。
## 7. 参考文献
Boyce, M. (1979).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Routledge. ([[祆教]]研究权威)
Gaston, W. (2009). *Fire: A brief histo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关于火的文化史)
Bachelard, G. (1964). *The psychoanalysis of fire*. Beacon Press. (关于火的诗学与心理分析)
## 9. 学术研究
[[圣火礼]]的研究指向了**物质文化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Material Culture)**。
首先,它是**元素的驯化(Domestication of Elements)**。在地底封闭空间,火是危险的(耗氧、火灾)。[[圣火礼]]通过严格的仪式程序(控温、通风、洁净),将这一危险元素转化为可控的、有益的文化力量。这是文明战胜野蛮(熵)的象征。
其次,它体现了**共感的政治(Politics of Synesthesia)**。[[圣火礼]]调动了视觉(光)、嗅觉(香油)、听觉(诵经)与触觉(热度)。这种多感官的同步体验(Synchronized Experience)能够极大地增强群体的凝聚力(Solidarity)。杜尔凯姆认为,集体欢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是社会整合的关键,而[[圣火礼]]正是这种微观欢腾的日常操演。
最后,从**能源政治**角度看,[[圣火礼]]是**稀缺资源的分配剧场**。光与热在地底是稀缺资本。教团通过垄断圣火的解释权与分配权,确立了其作为资源分配中心的地位。每一次“分火”,都是一次权力的再确认。
## 8. 知识库链接
* [[永夜星都]]
* [[不灭圣火]]
* [[典仪祭司]]
* [[回音祷告厅]]
* [[冥河星灯]]
* [[夜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