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夜住民]] (Denizens of the Night)
## 1. 概述
**[[暗夜住民]]**(Denizens of the Night)是**[[永夜星都]]**的普通居民NPC统称。他们大多是历史上逃入地下的难民、罪犯、被流放的僧侣以及他们的后代。经过千年的地下生活,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变异**,适应了无光环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亚人种群。
## 2. 历史调研
### 2.1 流民社会
- **原型**:参考中国历史上的**流民**、**棚民**以及躲避战乱进入深山的桃花源式(反向)社群。
- **穴居传统**:黄土高原(山西)原本就有**窑洞**穴居的传统,这为转入地下生活提供了技术基础。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居住区
- **蜂巢建筑**:他们居住在崖壁上挖掘出的密集洞穴中,像蜂巢一样层层叠叠,通过吊桥和绳梯连接。
## 4. 技法细节
### 4.1 生理特征
- **白化**:皮肤苍白无血色(缺乏日照)。
- **夜视眼**:眼睛退化或变大,瞳孔能反光,具备极强的夜视能力,但惧怕强光(Photophobia)。
- **佝偻**:由于洞穴低矮,身材普遍矮小、背部佝偻。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异化的众生相
- **群像**:在壁画中,他们被描绘成面容枯槁但在黑暗中忙碌劳作的群像——**[[矿工]]**、**真菌农夫**、**铁匠**。他们是地下金字塔的基石。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圣寿法苑:中立势力
- **交互**:玩家可以与他们交易,接取任务。
- **阵营**:他们并非全是邪恶的。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存。玩家的行为(如提供食物、治疗疾病)可以改变他们对地表人的敌意,甚至引发**起义**,推翻[[夜王]]的暴政。
- **特殊能力**:他们拥有**“地听”**天赋,能通过贴地听音判断远处的动静。
## 7. 参考文献
- Scott, J. C. (2009).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On Zomia and fugitive communities).
- Wells, H. G. (1895). *The Time Machine*. (Comparison with Morlocks).
## 9. 学术研究
### 9.1 环境决定论与异化
[[暗夜住民]]展示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的残酷一面。环境不仅改变了他们的身体,也重塑了他们的道德观。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地下,**生存**高于一切。他们的“邪恶”(如同类相食的传闻)往往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这引发了对于**人性本质**的思考:当剥离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人性还能维持多久?
## 8. 知识库链接
- [[永夜星都]]
- [[矿工]]
- [[真菌农场]]
- [[流亡者]]
- [[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