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给站]] (The Ration Station) ## 1. 概述 [[配给站]](The Ration Station),是[[永夜星都]]计划经济体系的核心节点,也是普通信徒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底世界,货币已基本失效,取而代之的是由[[黑袍祭司团]](户部)签发的**工分**与**配给票**。[[配给站]]不仅是分发食物(真菌块、鼠肉干)与燃料([[夜之炎]]油膏)的场所,更是教团控制人口流动、实施饥饿规训的政治工具。 ## 2. 历史调研 ### 2.1 制度演变 * **战时共产主义([[唐]]末)**:流亡初期,为了应对官军围剿与地底开拓的艰辛,实行“圣库制度”,所有物资归公,按人头平均分配。 * **等级配给制([[五代]])**:随着社会分层,平均主义被打破。第一代[[大夜祭司]]确立了“九品配给制”,将居民分为九等,从高阶祭司享用的净水与鲜肉,到底层劳工的霉变菌块,等级森严。 ### 2.2 历史功能 * **赈灾点**:在地下河枯水期或菌田歉收时,[[配给站]]是防止暴乱的最后一道防线。 * **情报站**:[[配给站]]的登记员同时兼任[[夜巡队]]的线人,通过记录每户的物资消耗(如灯油用量突然增加可能暗示在进行秘密集会)来监控异动。 ## 3. 建筑与流程 > [!IMG] 视觉参考:配给制度 > **参考文物**:二战时期的配给票(Ration Coupons)与苏联时期的排队场景。 > 这种凭票供应、物资匮乏的视觉风格,是永夜配给站的核心氛围参考。 > - [Wikimedia Commons: Rationing](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Rationing) ### 3.1 空间布局 [[配给站]]通常位于每个居住区的入口处,呈堡垒状设计: * **铁栅窗口**:分发窗口狭小且装有铁栅栏,防止饥民抢劫。 * **防暴通道**:排队区域设计成迷宫般的“之”字形窄道,限制人群移动速度。 * **高台哨位**:上方设有[[暗夜僧兵]]的射击孔,随时准备镇压骚乱。 ### 3.2 运作流程 1. **验票**:居民出示“夜民证”与工分票。 2. **称重**:使用特制的黑铁天平,克扣斤两是常态(被称为“奉献给夜王的损耗”)。 3. **分发**:物资通常以糊状或块状发放,便于储存且难以私藏。 ## 4. 技法细节:配给物资 ### 4.1 主要食物 * **[[尸蘑糕]](Corpse-Mushroom Cake)**:主食。利用尸体与排泄物在[[真菌农场]]培育出的巨型蘑菇,晒干磨粉后压制成的黑色砖块。口感如木屑,但富含蛋白质。 * **盲鱼干**:地下河捕获的盲眼鱼类,腥味极重,通常只有节日或立功者才能享用。 * **黑水**:经过初步过滤的地下水,虽然浑浊但能维持生命。 ### 4.2 燃料 * **劣质[[夜之炎]]**:掺杂了大量杂质的燃料膏,燃烧时烟雾大且刺鼻,用于平民家庭照明。 ## 5. 图像学分析 ### 5.1 视觉符号:空碗与天平 [[配给站]]的徽章是一只**空碗**托着一架**天平**。这象征着“你的生存取决于你的价值(重量)”。 ### 5.2 场景氛围 [[配给站]]永远笼罩在一种**焦躁与压抑**的氛围中。长长的队伍、饥饿的面孔、争吵声与铁栅栏后的冷漠眼神,构成了地底社会最真实的写照。这里没有尊严,只有生存本能。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圣餐仪式**:在特定节日,[[配给站]]会分发染红的蘑菇糕,象征“[[夜王佛]]的血肉”。吃下这种糕点后,信徒会产生轻微的致幻感,感到温暖与饱足。 * **与[[山海秘境]]**:偶尔会有来自秘境的奇异食材(如发光的苔藓或深渊兽肉)流入黑市配给渠道,食用后可能导致身体变异。 ### 6.2 剧情钩子 * **饥饿暴动**:[[配给站]]突然宣布减量,引发平民暴动。主角被卷入其中,需要选择帮助平民冲卡,还是利用混乱潜入内部窃取地图。 * **假票风波**:主角需要伪造高级配给票来获取关键物资(如高纯度燃料),这涉及到一场与黑市伪造高手的智力博弈。 ## 7. 参考文献 Dikötter, F. (2010). *Mao's great famine*. Walker & Company. (关于配给制与生存策略) Orwell, G. (1949). *1984*. Secker & Warburg. (关于巧克力配给与数字操纵) Applebaum, A. (2003). *Gulag: A history*. Doubleday. (关于极端环境下的食物分配) Sen, A. (1981). *Poverty and famines: 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9. 学术研究 [[配给站]]体现了**生物政治(Biopolitics)**中的“让人活”(Make Live)与“让人死”(Let Die)的辩证关系。 首先,它是**饥饿治理(Governance by Hunger)**的具象化。在[[永夜星都]],饥饿不是自然灾害,而是政治技术。教团通过将人维持在“半饥饿”状态(Semi-starvation),既保证了劳动力的存续,又消磨了其反抗意志。饥饿的人没有精力思考自由,只想着下一顿饭。 其次,配给制构建了**依附性主体(Dependent Subject)**。通过垄断生存资料,教团成为了唯一的供给者(Provider)。这种“衣食父母”的角色使得政治忠诚与生理生存直接绑定。任何反叛行为不仅是政治犯罪,更是自杀行为。 最后,[[配给站]]是**微观权力的剧场**。登记员、称重员这些底层官僚,在这一空间内拥有了决定他人死活的巨大权力。这种权力的下放与滥用,制造了底层的相互倾轧(底层互害),进一步巩固了顶层的统治稳固性。 ## 8. 知识库链接 * [[永夜星都]] * [[黑袍祭司团]] * [[夜之炎]] * [[水井广场]] * [[暗夜僧兵]] * [[真菌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