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韶部落]] (Yangshao Tribes)
## 1. 概述
[[仰韶部落]] (Yangshao Tribes),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代表。在[[浮空法域]]中,他们是**大地的艺术家与灵魂的守望者**。比起[[良渚]]的等级森严,[[仰韶]]社会显得更加**[[平等]]与母系(Matrilineal)**。
## 2. 历史调研
### 2.1 文化特征
* **彩陶**:红陶黑彩,纹饰绚丽(鱼、鸟、花瓣)。
* **聚落**:大房子(公共活动中心)周围环绕小房子,外有壕沟。
* **经济**:粟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 2.2 半坡与庙底沟
* **半坡类型**:写实,[[人面鱼纹]]。
* **庙底沟类型**:抽象,花卉纹(华夏之源)。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环壕聚落 (Moated Settlement)
法域的居住区模仿了半坡的环壕结构。
* **防御与排水**:深沟既能防野兽,又能排雨水。
### 3.2 大房子 (Great House)
部落中心的巨型建筑,没有隔断。
* **议事厅**:所有重大决定都在这里通过**氏族会议**民主产生。
## 4. 技法细节:彩陶工艺
### 4.1 泥条盘筑
不用轮制,而是用泥条一圈圈盘起来,再拍打抹平。
* **手泽**:每一件陶器都留有制作者的指纹,具有独特的温度。
### 4.2 烧制技术
* **氧化焰**:通风良好,烧出红陶。
* **还原焰**:密封缺氧,烧出灰陶。法域的陶匠能自由控制火焰气氛。
## 5. 图像学分析
### 5.1 玫瑰与太阳
庙底沟的花瓣纹被苏秉琦先生解读为**菊科花卉(玫瑰/华山)**,是“华夏”族名的来源。
### 5.2 阴阳转化
鱼(阴/水)与鸟(阳/天)的对立统一。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灵魂陶罐**:[[仰韶]]人认为瓮棺是死者灵魂的居所。在法域中,特定的彩陶罐可以**捕捉和储存灵魂**。
* **彩绘魔法**:[[仰韶]]巫师通过在身上绘制彩陶纹饰来获得力量。不同的纹饰对应不同的法术(鱼纹-潜水,[[鸟纹]]-飞行)。
## 7. 参考文献
* Andersson, J. G. (1923).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
* Chang, K. C.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 9. 学术研究
[[仰韶文化]]展现了一个**前国家(Pre-state)**时期的黄金时代。那种相对[[平等]]、崇尚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是后世儒家“大同社会”的原型。[[浮空法域]]中的[[仰韶]]区是一个**无政府主义乌托邦(Anarchist Utopia)**,这里没有国王,只有长老和艺术家。
## 8. 知识库链接
* [[浮空法域]]
* [[人面鱼纹]]
*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 [[红山先民]]
* [[图腾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