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Banpo Basin with Fish-Man Face Design) ## 1. 概述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Banpo Basin with Fish-Man Face Design),是[[仰韶]]文化的国宝级文物。图案为人面与鱼身的奇特组合,人嘴两侧各衔一鱼,两耳旁也各有一鱼。在[[浮空法域]]中,这被解读为**人与水生生物的共生契约**,以及**灵魂渡河**的凭证。 ## 2. 历史调研 ### 2.1 用途 * **瓮棺葬**:这种陶盆通常作为瓮棺的盖子,用于埋葬夭折的儿童。 * **灵魂导引**:闻一多等学者认为,鱼是通往死后世界的向导。巫师头戴鱼形面具,祈求神灵保护死者灵魂。 ### 2.2 图案分析 * **人面**:圆形,额头有半圆装饰,眼睛细长,鼻梁三角形。 * **鱼纹**:写实或抽象的鱼形。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冥河]]渡口(Ferry of Styx) 法域边缘的[[冥河]]流域。 * **陶盆舟**:巨大的彩陶盆漂浮在水面上,作为渡船。只有拥有“[[人面鱼纹]]”印记的人才能登船。 ### 3.2 鱼[[祭坛]] 水下神殿。[[祭坛]]中央供奉着发出幽光的彩陶盆,周围游动着发光的灵鱼。 ## 4. 技法细节:黑红彩绘 ### 4.1 稚拙美 法域中的视觉设计保留了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稚拙与天真**。 * **线条**:线条粗细不匀,带有手工绘制的温度。 * **色彩**:赭红色的陶底,黑色的纹饰。这种高对比度配色在昏暗的[[冥河]]上非常醒目。 ### 4.2 动态变形 盆上的图案是活的。 * **游动**:当注入水时,盆底的鱼纹会开始游动。 * **眨眼**:人面纹的眼睛会随着观察者的角度变化而开合。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归宿(Homecoming) 作为葬具,它象征着回归母体(陶盆如子宫)。 ### 5.2 巫术(Witchcraft) 人衔鱼,可能是一种**感生巫术**(吃鱼得子)或**闭气巫术**(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水下呼吸**:佩戴[[人面鱼纹]]面具的玩家,可以获得在水下自由呼吸的能力。 * **梦境捕手**:这种陶盆可以捕捉人的梦境(梦如游鱼)。梦境师通过解析盆中的鱼纹,来占卜吉凶。 ## 7. 参考文献 * Chang, K. C.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 Yang, X. (1988). *The sculpture of prehistoric China*. ## 9. 学术研究 [[人面鱼纹]]彩陶盆体现了**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Law of Participation)**。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人分不清主体与客体、人与动物的界限。在[[浮空法域]]中,这被表现为**物种间的基因流动**——人可以变成鱼,鱼可以变成人。这种流动性是对[[现代]]二元对立(自然/文化)的解构。 ## 8. 知识库链接 * [[浮空法域]] * [[仰韶]] * [[人面鱼]] * [[人面鱼纹]] * [[图腾祭司]] * [[人面蛙]] ## 10. 学术图片索引 > 提示:以下链接指向维基共享资源(Wikimedia Commons)的学术级无水印图库。 * **人面鱼纹彩陶盆**: [维基共享资源:人面鱼纹彩陶盆](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Basin_with_human_face_and_fish_designs) * **仰韶文化彩陶**: [维基共享资源:仰韶文化](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Yangshao_culture)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维基共享资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Collections_of_the_National_Museum_of_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