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山]] (Hongshan Culture) ## 1. 概述 [[红山文化]](Hongshan Culture),距今约6500-5000年,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明,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在[[浮空法域]]的世界观中,[[红山]]遗址被重构为**“玉之黎明”**(The Dawn of Jade)区域。这里并未随时间风化,而是作为[[三皇五帝]]时代的圣域被完整保留在浮空岛上。[[红山先民]]特有的**唯玉为葬**(Jade Burial)习俗与**女神崇拜**,构成了法域核心的宗教基石。 ## 2. 历史调研 ### 2.1 考古实证 *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最高等级的祭祀遗址,发现了著名的**女神庙**、**积石冢**与**[[祭坛]]**(坛庙冢三合一)。这证明当时已存在[[政教合一]]的原始国家雏形(“古国”)。 * **玉器文明**:[[红山]]玉器以“神似”著称,工艺上采用“减地磨光”技术,造型圆润,代表作包括[[玉龙]](C形龙)、[[玉猪龙]]、玉箍形器等。 ### 2.2 社会形态 [[红山]]社会是一个以神权为主导的复杂社会。巫师(Shaman)掌握着沟通天地的权力,他们通过玉器(通灵媒介)来管理社会。这一特征在[[浮空法域]]中被放大为**“[[图腾祭司]]”**阶层。 ## 3. 考古与城址结构 ### 3.1 女神庙(Temple of the Goddess) 在[[浮空法域]]的北境,重建了宏伟的半地穴式女神庙。 * **结构**:呈“土”字形布局,墙壁上绘有几何形壁画。 * **塑像**:主殿供奉着巨大的**[[红山女神像]]**(嵌玉双眼),她被设定为[[女娲]]的原型。女神视线所及之处,万物生长。 ### 3.2 积石冢(Stone Cairns) 环绕神庙的是漂浮的积石冢群。这些金字塔形的石堆不仅是墓葬,更是**能量增幅器**。在特定的天象下,积石冢会吸收[[永恒黄昏的迷离感]]的光辉,转化为驱动浮空岛的动力。 ## 4. 技法细节:制玉工艺 ### 4.1 搜岩与解玉 * **搜岩**:[[红山先民]]不直接开采山料,而是捡拾河床中的“籽料”,认为那是天神的恩赐。 * **砂绳切割**:使用兽皮条沾上解玉砂(石英砂)进行切割。这种极其缓慢的工艺(“切磋琢磨”)被赋予了修行的意义。在法域中,这是[[图腾祭司]]的入门试炼。 ### 4.2 神韵打磨 [[红山]]玉器的特点是“若隐若现”。[[工匠]]通过微妙的弧面变化,使玉器在光线下呈现出流动的油脂感(Greasy Luster),象征着生命力(Life Force)。 ## 5. 图像学分析 ### 5.1 兽面纹与神人纹 [[红山]]玉器上常见介于人与兽之间的面孔。 * **转化**:这象征着[[萨满]]在仪式中“人兽转化”(Therianthropy)的过程。巫师佩戴兽面玉饰,即获得了神兽的力量。 * **通天**:玉箍形器(马蹄形器)被认为是连接头发与苍天的管道,寓意**通天神筒**。 ### 5.2 龙凤同源 [[红山文化]]同时出土了[[玉龙]]与玉凤,实证了中华文明“龙凤呈祥”观念的极早起源。 ## 6. 幻想元素结合 ### 6.1 结合[[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 * **玉石不死**:在[[浮空法域]],[[红山先民]]并未真正死亡,他们的灵魂寄宿在随葬的玉器中。当冒险者吹响[[玉龙]]号角,这些**玉灵(Jade Spirits)**会显形,指引通往[[信仰之核]]的道路。 * **女神凝视**:女神庙中的[[女神像]]具有**石化魔眼**。任何心怀恶意进入神庙的人,都会被她的目光瞬间变成积石冢的一部分。 ## 7. 参考文献 * Nelson, S. M. (1995). *The archaeology of northeast China: Beyond the Great Wall*. Routledge. * Childs-Johnson, E. (1991). Jades of the Hongshan culture: The dragon and fertility cult worship. *Arts Asiatiques*, 46, 82-95. * Shelach, G. (1999). *Leadership strategies, economic activity, and interregional interaction: Social complexity in northeast China*. Kluwer Academic. ## 9. 学术研究 [[红山文化]]在[[浮空法域]]的重构,探讨了**史前[[萨满]]教的物质性(Materiality of Prehistoric Shamanism)**。玉器在[[红山]]社会中不仅仅是装饰品,它是一种**本体论技术(Ontological Technology)**。通过改变石头(自然物)的形态,将其转化为玉器(文化物),先民完成了一种宇宙秩序的构建。在幻想世界中,这种“以玉通神”的观念被字面化(Literalized)为法术体系,揭示了中国美学中“温润而泽”背后的神权逻辑。 ## 8. 知识库链接 * [[浮空法域]] * [[玉龙]] * [[龙图腾]] * [[女娲]] * [[图腾祭司]] * [[信仰之核]] * [[良渚]] ## 10. 学术图片索引 > 提示:以下链接指向维基共享资源(Wikimedia Commons)的学术级无水印图库,可用于参考或引用。 * **红山玉龙 (Jade Dragon)**: [维基共享资源:红山玉龙分类](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Jade_pig_dragons) * **牛河梁女神 (Goddess of Niuheliang)**: [维基共享资源:牛河梁遗址分类](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Niuheliang) * **红山文化玉器总览**: [维基共享资源:红山文化玉器](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Hongshan_culture_jade)